宋代风俗画

作品数:61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铭怡卜阳程波涛黄小峰周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大学江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艺术大观》《开封大学学报》《书画世界》《美术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风俗画意趣及审美特色研究
《收藏与投资》2025年第1期137-139,共3页陈萍 
本文以《清明上河图》与《货郎图》为例,分析意趣在构图和技法中的体现,了解宋代风俗画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意趣在风俗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进一步结合本专业特点,得出风俗画离不开意趣,意趣必须贯穿风俗画发展始终的论点。探究...
关键词:风俗 风俗画 意趣 审美特色 
浅谈宋代风俗画的特征及意义
《艺术市场》2024年第10期76-77,共2页李静羽 
宋代风俗画因商品经济发展、崇文抑武政策以及“雅淡”与“俗艳”审美观的并存而风格独特,题材从上层社会转向市井,细致记录了百姓日常生活,尤在南宋达到高峰。本文以王居正、苏汉臣等代表性画家为例,分析宋风俗画的产生背景,以及风俗...
关键词:宋代 风俗画 风俗画特征 
宋代货郎题材风俗画的诞生与艺术表现探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4年第7期45-47,共3页杜蒙蒙 
分析宋代社会中文人审美趣味的转变和市民阶层地位上升对宋代绘画题材选择的影响,这些变化为货郎题材风俗画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基础。基于此,详细论述宋代货郎题材风俗画在构图形式、章法布局、写实表现和审美意蕴方面的艺术特点,通过研究...
关键词:宋代风俗画 货郎题材 艺术表现 
由雅渐俗的嬗递——以宋代风俗画《卖眼药图》《打花鼓图》为例
《美术》2024年第5期136-138,共3页侯志刚 兰思琦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磁州窑的造物思想研究》(项目编号:HB21YS004);河北省高教教改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视域下高校艺术院系大艺术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0GJJG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对《卖眼药图》《打花鼓图》进行图像分析,认为两幅画作在风格上受到南宋院体画和文人画的影响,在表现内容上具有宋杂剧的程式化特征,体现出宋代文艺商品化背景下“雅”“俗”观念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卖眼药图 打花鼓图 宋杂剧 风俗画 
南宋团扇风俗画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10期10-12,共3页付靖文 
两宋时,俗文化蓬勃发展,风俗画流行。该文作者以南宋团扇风俗画为研究对象,紧贴团扇的原始语境,思考南宋团扇风俗画在构图上与边角之景的关系。宋代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都发生了重要转变。南宋团扇风俗画的构图与山水画边角之景的图式...
关键词:宋代风俗画 团扇画 图式风格 边角之景 
“气韵”视域下宋代风俗画数字化创作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第8期31-33,共3页陈叶蕾 兰瑞雪 
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项目“‘气韵’美学视域下当代影视动画创作研究”(HBCY1905);“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国风动画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8SQD2019064)。
该文从气韵美学的视域出发,探讨“气韵”视域下宋代风俗画的数字化创作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宋代风俗画的气韵特色,结合数字化创作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提出宋代风俗画题材在数字化创作中的气韵表现,探讨其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以...
关键词:气韵美学 宋代风俗画 数字化创作 文化传承 
宋代风俗画元素在文创领域的设计研究与应用
《漫动作》2023年第11期0139-0141,共3页杨艳琦 
宋代风俗画的底层女性与《茗园赌市图》中的女性形象
《漫动作》2023年第7期0070-0072,共3页马菲菲 
宋代风俗画中的招徕市声
《书画世界》2023年第6期69-70,共2页张正悦 刘坛茹 
基于宋代宽松的政治氛围以及繁荣的经济条件,手工业者、商贾小贩纷纷涌现,城市中各行各业的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宋代风俗画如同一面镜子,呈现了这一时代的风采和人文精神面貌,记录了各行各业的叫卖吆喝场景。
关键词:宋代 风俗画 招徕市声 
我和大宋公主看蹴鞠“世界杯”
《学与玩》2023年第5期46-47,共2页赵悦言 
那年国庆假期,我和爸爸到故宫博物院看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秋日艳阳下,我们随着人群缓慢前行,一幅宋代风俗画映入眼帘:汴梁城内招揽生意的商贩、摩肩接踵(zhǒng)的行人、骑马的官吏,还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西域游客……再...
关键词:蹴鞠 《清明上河图》 世界杯 故宫博物院 招揽生意 行脚僧 宋代风俗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