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瓦解

作品数:1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天新王成志曾帆捷叶剑飞青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党校四川旅游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党史纵横》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影响政权的不只是枪杆子——苏联解体对中国新闻制度改革的启示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21期116-117,共2页范利伟 李为科 
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1989年当选为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他在任期间发起并领导了苏联的改革,直到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时他辞去苏联最高领导人职务。作为原苏联总统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苏...
关键词:苏联解体 制度改革 中国新闻 戈尔巴乔夫 最高领导人 政权 苏共瓦解 历史悲剧 
论苏共蜕化变质与体制僵化的辩证统一性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年第9期193-195,共3页刘国华 
国家社会科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KS033
关于苏共瓦解根本原因,蜕化派强调"根本原因"在于领导人的背叛,在于执政党的蜕化变质;体制僵化派强调"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在于斯大林模式。文章提出,执政党的蜕化问题与体制制度问题密不可分,正是历史性的体制制度问题与现实性的领导...
关键词:苏共瓦解 原因 蜕化派 体制僵化派 辩证统一 
苏共瓦解、苏联解体原因分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1-42,50,共3页曾帆捷 
2011年12月21日,是苏共解体20年的日子,20年前,这个拥有93年历史、1900万共产党党员、执政74年的超级大党为什么竟悄然间瓦解并失去机政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苏共自身的蜕化变质。是由于苏共内部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苏联的解体正是戈尔...
关键词:苏联 苏共 特权 特权阶级 苏联解体 
揭示苏联解体的真相,追问苏共瓦解的原因——《苏联解体: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简介
《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44-145,共2页青扬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慎明副院长担任主编、张树华研究员担任副主编、粟瑞雪等人翻译的《苏联解体:二十年后的回忆与反思》一书于2012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关键词:苏联解体 口述史 
苏共瓦解的深层原因与深刻教训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49-51,共3页向红波 
苏共瓦解的深层原因与深刻教训归结到一点,就是不能继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继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继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继续做好"三个代表",使苏共丧失了立党的根本,丧失了执政的基础,也丧失了凝聚...
关键词:苏共 瓦解 原因 教训 
略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共瓦解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46-48,共3页叶剑飞 沈海华 
旧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固然是苏共瓦解的重要原因,但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则无疑直接导致了苏共的瓦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共在执政中的不足,对于人们观察当前世界局势变化和研究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戈尔巴齐夫 政治改革 苏共瓦解 
探前苏共瓦解的经济根源被引量:1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82-83,共2页张绍春 
从20世纪50年代到1991年,前苏共没有把前苏联经济建设搞好,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其瓦解的一条根本原因。没有把经济建设搞好的根源,一是长期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二是背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搞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经济建...
关键词:前苏共 瓦解 经济 根源 
民主集中制的破坏与苏共的瓦解被引量: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3期77-82,共6页徐天新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苏共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特别是没有解决好发扬党内民主的问题。这是苏共瓦解的直接原因之一。苏共的经验教训表明 ,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苏共瓦解 无产阶级政党 基本组织原则 党内民主 
苏共瓦解的意识形态根源及其启示被引量:1
《西藏发展论坛》2001年第6期13-15,共3页平措旦增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是留给世人最富启示性的重要政治事件之一.苏共这个拥有近2000万党员、独掌苏联政权70余年的政治庞然大物,如同被拆除了地基的大厦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苏共垮台的原因是复杂的,从政党...
关键词:苏联共产党 苏共瓦解 意识形态 根源 
“三个代表”,党之生命——苏共瓦解、苏联解体鉴被引量:1
《党史纵横》2001年第1期42-43,共2页党建筑 陈德舜 
关键词:苏共瓦解 支配力 苏联解体 共产党 历史周期率 “三个代表” 地方 中国抗日战争 民主人士 延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