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华政策

作品数:96被引量:8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沈志华易新涛王立新朱敏彦栾景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探析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7年第4期85-95,共11页郝江东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15@ZH0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歇尔调处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转变研究”(2017M620139)
通过1945年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斯大林确立了苏联对华政策。他既没有重视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作用,也没有认真关注战后初期远东地区与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形势,而是采取了同美国协调支配远东国际...
关键词:二战后初期 斯大林 对华政策 中苏关系 
1947年旅大问题与苏联的“双轨”策略
《俄罗斯研究》2017年第5期118-136,共19页郝江东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5@ZH0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第62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47年初,旅大问题再度吸引了美苏国共的高度关注。莫斯科根本无意将旅大行政权交给国民政府接收,但为应对美蒋的压力,采取了一种"双轨"策略:即,一面同美蒋在外交层面周旋,一面授意驻旅大苏军"扶共拒蒋",借助中共力量阻挠接收,实现了对...
关键词:中苏关系 苏联对华政策 苏联外交 美苏关系 
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与苏联对华政策新论
《东北亚论坛》2017年第5期12-21,共10页 朱显平 王玉国 
本文将全面抗战前的苏中关系置于国际关系的大环境中,结合中国国内因日本侵略而引发的一系列与维护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历史事件,研究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的苏联对华政策。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当时苏联与"中华民国"官方政府...
关键词:“中华民国” 苏联 苏联军事顾问和军事专家 志愿飞行员 “敌后解放区” 苏联外交 苏联援华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斯大林 季米特洛夫 毛泽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苏两党互动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1948-1949)被引量:1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2期60-75,共16页郝江东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15@zh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45年,斯大林通过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对华政策。他选择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结盟,以实现苏联在华的一系列现实利益。1949年初,以米高扬秘密访华为标志,斯大...
关键词:斯大林 中国东北 对华政策 结盟 米高扬 
中国内战与苏联对华政策的转轨(1945-1949)被引量:4
《历史教学问题》2017年第1期3-23,共21页沈志华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15@ZH009)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揭示1945-1949年苏联对华政策转轨的历史拐点,探讨苏联从同国民政府结盟转向同中共领导的新中国结盟的根本动因。二战末期及战后初期,为了确保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斯大林同国民政府签署了同盟条约。其后,随着国际与中国...
关键词:中苏关系 中国内战 亚洲冷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文史春秋》2016年第8期33-37,共5页王家宏 
上世纪20年代初,世界革命风起云涌,中国亦不例外,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中国革命引起了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的高度关注。然而共产国际(当时共产国际的实际领导者是苏共领导人)及苏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关注和支援.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以...
关键词:苏联对华政策 中国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早期 共产国际 世界革命 大革命 苏共 
抗战之前张君劢眼中的苏联对华政策
《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3期219-,共1页杜明达 
张君劢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而苏联是张氏长期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本文主要评述抗战之前张君劢对苏联对华政策的看法。与抗战后主张中苏两国加强合作不同,在抗战之前,张君劢对苏联始终抱有敌意和戒备之心,对苏联对华政策总体...
关键词:张君劢 苏联 对华政策 
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缩影——中长铁路控制权的转移研究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4期162-165,共4页任全 
自抗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长春铁路依次经历了苏联单方控制、苏联与国共双方的争夺与合作、中共控制的复杂过程。它映射出了苏联与国共双方关系的转变。实际上,苏联与国共任意一方的合作与疏远都取决于自身的利益需求,无论与国民...
关键词:中长铁路 中苏关系 实际控制 利益与主权 
革命与外交的双重收获——艾伦·惠廷《苏联对华政策:1917-1924年》一书解读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8-90,共3页刘田 
《苏联对华政策:1917-1924年》一书主要阐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24年间苏联对华政策的历史发展。该书认为,此期间苏联对华政策是革命与外交的双重政策,一方面,积极参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另一方面,获取在华权益;最后两种政策都取...
关键词:艾伦·惠廷 对华政策 革命与外交 
从旅大接收问题看苏联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兰台世界(上旬)》2013年第11期83-84,共2页王惠宇 
辽宁社会科学院2013年度重点课题成果之一;课题号为Lnsky13A029
二战结束后,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确立了其在旅大地区的特殊权益。本文通过对旅大接收过程进行考察分析了战后苏联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关键词:旅大地区 接收 苏联对华政策 两面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