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趣

作品数:68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红旗李佳佳黄今许卫全程念祺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嘉应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上半叶早期滑稽戏的审美特质研究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54-166,共13页张丽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南滑稽戏非遗传承人口述资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4BZW156)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上半叶,滑稽戏在江南民间文化哺育下诞生于上海。它以嬉笑谐谑、俗趣盎然为外观,以针砭时弊、惩恶扬善为内在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和观众意识,这是中国早期滑稽戏的基本面貌。早期滑稽戏呈现出显著的俗趣化、讽刺化、怪诞化...
关键词:早期滑稽戏 审美特质 俗趣化 怪诞化 
石联趣说
《对联》2023年第2期I0009-I0009,共1页徐生力 
同游弃俗趣高超,比划山中尽石雕。举世忘情非富贵,谁人似我乐逍遥。神龟出没浮沧海,锦凤翱翔遮太霄。胸胆开张凭想像,近邻攀竹踏熊猫。——题山中怪石一半丘陵一半山,山中有趣石头间。我所在的信阳水秀山青,宛如天然氧吧。而点缀其间的...
关键词:俗趣 天然氧吧 点缀其间 
探析“扬州八怪”从“怪趣”到“俗趣”的美学嬗变
《大观(论坛)》2022年第2期168-170,共3页封冰 
“扬州八怪”追求托物寄情,注重表现个人的生活之趣。他们的作品偏离了正宗,突破了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再创造,穷其一生为创造新的画风而努力,最终成了“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消费市场空前繁荣,使“八怪”赖以...
关键词:“扬州八怪” “怪趣” “俗趣” 
“笑”艺杂糅与市井俗趣:论《金瓶梅》的谐谑书写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58-71,共14页梅东伟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明清文献整理与历史研究”(项目编号:2019-CXTD-01)阶段性成果
《金瓶梅》的谐谑书写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俗物、俗事,通过对日常"俗物"谐谑化的"写气图貌",对市井、家庭生活中人们复杂的情感诉求、利益追逐谐谑化的表现,展现了晚明庸常生活世界中弥漫的财色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小说家杂糅各类谐谑艺...
关键词:《金瓶梅》 谐谑书写 “笑”艺杂糅 俗趣 晚明人文精神 
交友三趣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19年第6期51-51,共1页高青坡 
朋友大抵可分为三种,即:俗趣朋友、志趣朋友、雅趣朋友。所谓俗趣朋友,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朋友,或曰酒肉朋友,这类朋友广而泛,好找且易交,诸如那些相处多年、知根知底且能以心换心的发小、老乡、老同学、老战友,和那些平时在一起供职、耳...
关键词:交友 日常生活 朋友 俗趣 老乡 
日本家庭题材报刊连载漫画的俗趣味源流
《艺术教育》2019年第4期245-246,共2页李佳佳 
20世纪初以来的日本报刊连载漫画中,出现了大量以家庭生活为主题的四格漫画作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平民角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长谷川町子所作的连载漫画《海螺小姐》是这类题材漫画的代表,在二战后翌年开始...
关键词:家庭题材 漫画 俗趣味 人文关怀 
华夷一体与元代文学的真情俗趣
《文化学刊》2018年第12期223-224,共2页景建军 
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蒙古族以游牧为主,与唐宋等朝代不同,元朝文化接受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元朝统治者喜好俗文学和俗文化,元朝之前,雅学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自元代开始,戏剧、小说、散曲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大大改变了我国的文化之...
关键词:华夷一体 元代文学 戏曲 杂剧 
广西少数民族年俗趣谈
《金色年华》2018年第2期34-37,共4页
我们所居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位于南宁市,南临北部湾,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俗趣 南宁市 北部湾 
当风雅遭遇俗趣
《长江文艺》2018年第3期159-160,共2页吴佳燕 
因为职业的关系,高校教师成为阿袁小说写作的一座富矿,写尽了象牙塔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和两性关系。这是阿袁深味其中又超乎其外的一种反身打量与自我审视。但她更感兴趣也更擅写的是那些藏身于大学校园里简衣素食或风姿绰约的各色...
关键词:俗趣 风雅 女性特征 知识分子 小说写作 高校教师 两性关系 自我审视 
尚情尚智之分形与鬼神幻化之俗趣——论东大双红堂与《俗文学丛刊》存录清末川剧《荷花配》
《文化艺术研究》2017年第4期96-103,共8页郭君娅 
《荷花配》是清末川剧的传统剧目。目前所见日本东京大学双红堂与《俗文学丛刊》存录本共计两种,为域外、台湾存本。在整理其版刻样貌与故事源流,追索其版本流变与剧种衍出的基础上,分析了剧本中的四川方言特色;具体探讨了两种版本中尚...
关键词:《荷花配》 清末川剧 尚情尚智 鬼神幻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