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东伟

作品数:37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元小说话本《金瓶梅》三言二拍婚俗话本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文史知识》《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金瓶梅》的历史书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21-127,共7页梅东伟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80006)。
《金瓶梅》从日常生活切入历史书写,使历史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如编年时间的月、日化,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谈资化、条目化,它们散漫分布于日常生活叙事中,成为世俗故事世界的一部分。在此世俗生活场域,虚构的市井人物与历史人物相互往来...
关键词:《金瓶梅》 日常生活 历史书写 虚实杂糅 道德史观 
“大历史”中的“小世界”——论“三言二拍”的宋史书写与文学想象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4期45-52,共8页梅东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文学书写中的生态意识与民族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2JJD750022。
“三言二拍”关注宋朝的“大历史”,如熙宁变法、靖康之变等大事件和宋高宗、王安石、贾似道等大人物;但小说家叙述的重点却非“大历史”的波澜壮阔,而是“大历史”中的“小世界”,以此展现历史剧变下人物的艰难处境和人生体验,或是历...
关键词:大历史 小世界 宋史书写 三言二拍 文化认同 
论明代通俗小说塾师形象的构建与文化表征被引量:3
《明清小说研究》2022年第4期4-17,共14页梅东伟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明清通俗小说的神灵塑造与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9BWX002)阶段性成果。
通俗小说对塾师形象的构建,折射着明代中后期的士风堕落与师道沦丧,透露出民众对师德败坏的忧虑和小说家强烈的批判意识;但小说家在鞭挞现实的同时,也通过塾师“君子儒”形象的构建,表达了“师德为先”和“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师道...
关键词:明代通俗小说 塾师形象 士人治生 君子儒 职业困境 
民俗视野与审美情趣:论宋元小说话本的民俗书写
《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5期122-128,共7页梅东伟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明清通俗小说的神灵塑造与当代价值研究”(2019BWX002)阶段性成果。
民俗书写是古代小说叙事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对于宋元小说话本而言,它是“程式化”文本建构的重要方式和获取受众青睐的必然选择;宋元小说话本对民俗生活的广泛关注,使小说的文本叙事无形中表现出鲜明的“民俗”视野,它贯穿于人物群...
关键词:宋元小说话本 民俗书写 程式化 民俗视野 审美情趣 
回返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被引量:4
《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4期18-33,共16页张多 祝鹏程 李向振 惠嘉 张青仁 梅东伟 孟令法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稀见资料整理与研究(1958-1983)”(20CZW059)阶段性成果。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当下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从学科体系上讲,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是一个经由“中国人文化塑造及其生活表现的经验研究”关联起俗信、节庆、物质、文艺、遗产等分...
关键词:民俗学 民间文学 学科建设 学术共同体 “三大体系” 
论《金瓶梅》的佛道书写与价值迷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09-114,共6页梅东伟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明清通俗小说的神灵塑造与当代价值研究”(2019BWX002)阶段性成果
绣像本《金瓶梅》的佛道书写着重其商业性、世俗层面的渲染,而对"超越性"层面较少涉及,小说人物对佛道二教的态度也是无关道德的,这种倾向实际上折射出《金瓶梅》对道德价值的"疏离"。围绕人性欲望与生命存在的冲突与纠葛,《金瓶梅》展...
关键词:《金瓶梅》 佛道书写 道德疏离 众声喧哗 精神迷失 
论明代通俗小说的再嫁故事及其伦理价值构建
《中州学刊》2021年第2期143-149,共7页梅东伟 
明代贞节观念的强化与伦理实践的脱节,造成现实生活中贞节道德的“失范”,明代通俗小说的再嫁故事正是这种“道德失范”情景的形象写照。借助再嫁故事的书写,有些通俗小说篇目强化贞节观念,描述道德困境中再嫁妇女的节、义选择及其道德...
关键词:明代通俗小说 再嫁故事 道德失范 贞节观 道德至上 
“笑”艺杂糅与市井俗趣:论《金瓶梅》的谐谑书写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58-71,共14页梅东伟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明清文献整理与历史研究”(项目编号:2019-CXTD-01)阶段性成果
《金瓶梅》的谐谑书写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俗物、俗事,通过对日常"俗物"谐谑化的"写气图貌",对市井、家庭生活中人们复杂的情感诉求、利益追逐谐谑化的表现,展现了晚明庸常生活世界中弥漫的财色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小说家杂糅各类谐谑艺...
关键词:《金瓶梅》 谐谑书写 “笑”艺杂糅 俗趣 晚明人文精神 
论《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图景及其意义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06-111,共6页梅东伟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6YJC75102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9-ZZJH-692)
《金瓶梅》中的夫妻关系,应置于晚明的“夫妻”言说语境中来理解。婚姻缔结的“论财”风尚、纵情性爱之风、儒家夫妇伦常的新动向以及《金瓶梅》源出之“母体”《水浒传》等,共同构成了《金瓶梅》夫妻关系叙事的晚明语境。基于此,《金...
关键词:《金瓶梅》 夫妻关系 晚明语境 士人精神 
儒家修身观念的坍塌:论《金瓶梅》的身体书写
《东岳论丛》2019年第8期105-112,共8页梅东伟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明清文献整理与历史研究”创新团队研究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明清通俗小说婚姻叙事图景研究”阶段性成果
《金瓶梅》着重身体欲望的书写,推崇肉身的美与力量,视身体为快乐之源,这种身体观是与儒家注重身心一体、以心为主的修身观念相背离的,透露出儒家修身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边缘化甚至坍塌。以西门庆为代表的小说人物的无礼无仪、无所敬畏...
关键词:《金瓶梅》 身体观 晚明绅商 身体书写 昧于治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