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釉

作品数:34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建华余端略刘文茂张旭昌张茂林更多>>
相关机构:景德镇陶瓷学院深圳市永丰源瓷业有限公司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陶瓷工业》《佛山陶瓷》《陶瓷》《收藏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泉青瓷缩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佛山陶瓷》2024年第9期9-12,共4页刘干平 金奇学 李锋 陈亮亮 胡华敏 周华松 汤少龙 曾日康 廖俊伟 
本文对缩釉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缩釉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同时介绍了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并以龙泉青瓷生产和实践为基础,详细地探讨了青瓷产品釉面缩釉产生的根源,以及克服缩釉缺陷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龙泉青瓷 釉的收缩 裂纹 表面张力 缩釉 
陕西彬县窖藏出土瓷器再探
《收藏家》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王莉 
学界关于陕西彬县窖藏出土瓷器的研究多聚焦于耀州窑青瓷。但在调查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彬县窖藏出土瓷器时,我们发现:除耀州窑青瓷外,该窖藏还出土有介休窑白瓷、耀州窑缩釉瓷、耀州窑黑瓷;这些瓷器对于了解彬县窖藏瓷器的全貌具有重要价...
关键词:陕西彬县窖藏 耀州窑青瓷 耀州窑黑瓷 耀州窑缩釉瓷 介休窑白瓷 埋藏时间 
黑色喷墨全抛釉产品的避釉缺陷处理
《佛山陶瓷》2022年第2期26-28,共3页邓兴智 沈荣伟 曾绍雄 
以喷墨打印生产黑金花等黑色全抛釉产品时,淋抛釉极易出现避釉缺陷。本文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就如何解决避釉缺陷,提出了新的思路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黑色喷墨全抛釉 避釉 缩釉 针孔 隔离釉 
固砂釉对于悬式瓷绝缘子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电瓷避雷器》2019年第3期83-86,共4页窦刚 卢声彦 郭鹏 李月明 张黎晖 朱明 
主要研究了固砂釉的不同厚度对于烧成质量的影响、不同烧成条件的性能表现、坯釉结合处的微观结构,以及产品强度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固砂釉,性能存在差异,是影响瓷件外观,产品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固砂釉,上釉厚度表现不同,改...
关键词:固砂釉 电瓷 缩釉 显微结构 
浅谈深色喷墨抛釉系列产品的生产调试被引量:3
《佛山陶瓷》2018年第8期21-23,共3页李国平 李惠文 黄秋立 
本文主要对深色喷墨抛釉产品在短窑炉与短釉线上面生产时的常见缺陷尤其是针对喷墨深色砖生产时釉面难干、产生缩釉及抛光后釉面有毛孔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与调试,通过调试生产工艺,对隔离釉和全抛釉配方进行系列研究,解决了深色喷墨抛...
关键词:深色抛釉 釉面难干 缩釉 毛孔 
如何区别新老瓷器的釉(中)
《收藏家》2017年第3期3-9,共7页叶佩兰 李昊冰 
二、釉面的各种瑕疵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温变化以及胎、釉原料等方面的影响,釉面通常会出现一些小的瑕疵,如气泡、棕眼、缩釉、炸纹等。瓷器出窑后,在长期的使用和把玩过程中,釉面又极易产生一些人为损伤,如划伤、磕伤等。这些...
关键词:六朝青瓷 鲁山窑 剥釉 银釉 黑釉瓷 烧制过程 缩釉 釉下彩 青釉 花瓷 
悟不二之意趣——胡小军艺术谈片
《艺术评论》2016年第7期59-65,共7页林洁 
有评论家说,在中国并且在这个时代从事陶艺,颇需一些勇气。中华民族几千年在陶、瓷上的德行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唐宋元明清的陶瓷已臻完美的境界。在当代文明的冲击之下,如何对待传统,如何继承和发展古老的媒介,使其在当代不失魅力,是无...
关键词:陶艺创作 当代文明 景德镇陶瓷学院 唐宋元明清 艺术系 溪山 瓷板 缩釉 林风眠 芥子园画谱 
殿试传胪写真
《东方收藏》2016年第4期93-94,共2页虹雨 
在前不久江南贡院举办的"陶瓷上的科举文化"展览上,一只小型青花将军残罐惹人注目,二层台底,青花呈色鲜翠,底部有缩釉孔,系典型的康熙年中期产品。上面绘有皇帝、皇后、君臣等25个人物,这不是一般的帝王出巡图,也不是文武百官早朝图,...
关键词:传胪 科举考试 二层台 缩釉 童试 江南贡院 明经 白敏中 选拔人才 万寿公主 
醴陵国瓷收藏 为何“一级品”难求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5年第7期39-40,共2页肖迪强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一度担任国家用瓷制作任务,享有当代"红色官窑"美誉。特别是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为毛主席、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中南海等国家楼堂馆所制作的专用瓷,更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受到"红色"收藏界的青睐。"...
关键词:国瓷 一级品 缩釉 国家领导人 釉下五彩 陶瓷科学 “红色” 日用瓷 家会 制瓷工艺 
窑变釉工艺品烧成缺陷分析
《陶瓷》2015年第6期29-32,共4页施洪威 
中温窑变釉是现代氧化气氛中烧制的绿色、环保、低碳、颜色艳丽的新型陶瓷色釉,它以黑色或棕褐色为底釉,再分别施4~5层颜色釉,在一定高温下色彩经过相互熔融,产生神奇的窑变效果。由于窑变温度难以控制,高温下坯体与釉色在烧制过程中会...
关键词:窑变釉 变形 坯裂 缩釉 升温曲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