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

作品数:1096被引量:72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建民张文生朱双一严安林叶世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台声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四运动百年省思
《台声》2019年第10期50-51,共2页陈福裕 
五四运动100周年,相对于大陆号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高调纪念。台湾社会或许是疲倦于街头的民粹主义叫嚣,或许是厌烦了假民主之名的选举分赃,也或...
关键词:五四运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台湾社会 中国青年 家国情怀 人类关怀 民族复兴 民粹主义 
旅美华人女作家遭遇“应文婵案件”的始末
《台声》2019年第7期106-110,共5页裘伟廷 
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启明书局的沈志明应文婵夫妇,因为出版了美国记者斯诺的《长征二万五千里》,并翻印了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冯沅君的《中国文学史》,而双双以“为匪宣传”的罪名被台湾“警备司令部”拘押。可幸的是,在被关押28天冤狱后...
关键词:女作家 旅美华人 案件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台湾社会 50年代 20世纪 
冲过高墙当男人
《台声》2018年第24期32-32,共1页吴钧尧 
台当局欲推行募兵,取代征兵制时,我们一家非常关心,巴望着孩子能获得“豁免”,免服或少服兵役。价值观常被时代赋予以及重新定义,几十年前,台湾社会对“男人”的定义,不在于满18或20,而是“当过兵了吗?”
关键词:男人 台湾社会 征兵制 服兵役 价值观 定义 孩子 
更好地承担起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任
《台声》2018年第23期61-61,共1页吴亚明 
2001年5月17日,我第一次赴台驻点采访,这也是大陆报纸类媒体的第一次。记得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湾《联合报》刊发了消息和图片。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今年,每年我都赴台驻点采访。足迹几乎遍及台、澎、金、马...
关键词:海峡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人民日报》 台湾社会 2001年 《联合报》 采访 海外版 
台湾社会贫富差距悬殊73%上班族认为大环境不佳是主因
《台声》2018年第16期19-19,共1页
据台湾媒体7月31日报道,台湾地区劳工长期面临低薪,让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M型化越来越严重。最新统计显示,有高达89%的上班族认为台湾贫富差距悬殊,73%上班族认为“大环境不佳、出头机会少”是主因。
关键词:台湾社会 贫富差距 上班族 环境 台湾地区 劳工 
族群结构:台湾内部问题的根源
《台声》2018年第14期37-37,共1页郭枫 
有些人以为,台湾社会是一个移民组成的社会,绝大多数是从大陆移居而去的。可以说,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这话说得不错,可是,那是属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说法,老、旧,而且不合乎台湾当下现实。当下台湾,大多数问题...
关键词:台湾社会 族群结构 内部问题 台湾同胞 中华民族 50年代 族群问题 少数民族 
徐国勇发言激怒网友:台湾执政党的冷血让人不寒而栗
《台声》2018年第13期18-18,共1页
据台湾媒体报道,日前台行政管理机构发言人徐国勇获“公权部门杰出发言人奖”,已让大批网友错愕,针对台湾社会两周内发生3起分尸案,徐国勇6月21日一句“任何再完美的社会都还是会有一些犯罪事件”,再度挑战网友底线,有爆气的网友...
关键词:台湾社会 网友 徐国 执政党 行政管理机构 媒体报道 犯罪事件 公权 
台湾社会热议习近平对台重要讲话 “感性的呼唤,理性的招手”
《台声》2018年第14期26-26,共1页任成琦 王尧 
7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就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台湾社会主流媒体和各界人士这几天对讲话高度关注,认为讲话展现了大陆方面对两岸和平统一大势的高度自信,呼吁...
关键词:台湾社会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两岸关系 感性 理性 《中国时报》 和平统一 
台湾社会“厌世代”产生的基因
《台声》2018年第12期37-37,共1页郭枫 
近两年来,台湾年轻诗群中兴起"厌世代"旋风,某些追逐时潮的青年诗人,互相标榜在创作上表达厌弃当前时代,似乎开拓了一条诗歌的新路。所谓"厌世代"这个名称似乎有点创意,其实在当代诗歌发展路途上,曾饱受西方现代派和东瀛形式主义影...
关键词:台湾社会 世代 基因 青年诗人 诗歌发展 西方现代派 形式主义 
台大校长遴选,敲响台湾“法治”崩坏的时代警钟
《台声》2018年第11期57-57,共1页陈福裕 
台大校长遴选争议发展迄今,已经从原本的教育行政瑕疵,发展到台湾社会“法治”崩坏和价值危机。从“论文抄袭”“利益回避”到“大陆兼职”,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迄今非但提不出管中闵违法事证和依据,甚至连“行政处分”都不敢承担,但...
关键词:台湾社会 “法治” 遴选 校长 警钟 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行政 价值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