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诗

作品数:132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白杨郑慧如张松建罗振亚沈奇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逢甲大学武汉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文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唐文标与台湾新诗批评
《华文文学》2020年第6期74-80,共7页鲁怡然 
唐文标20世纪70年代新诗批评围绕"文学应该为谁而写"和"文学应该怎样写"两个问题展开,对台湾现代诗逃避现实、崇尚艺术至上所衍生的一系列弊端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检讨和清算,掀起了现代诗论战。他以横扫一切的气势彻底地否定了台湾现代诗...
关键词:唐文标 台湾现代诗 新诗批评。 
痖弦诗歌艺术论被引量:5
《华文文学》2011年第3期52-62,共11页沈奇 
对存在的开放和对语言的再造之双重深入,构成痖弦诗歌的基本品质,也由此奠定了他在整个中国新诗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就整个近百年中国新诗历史而言,痖弦是为数不多的几位经得起时间考验与理论质疑的、真正到位的现代主义代表诗人之...
关键词:台湾现代诗 痖弦 诗歌艺术 诗歌精神 
诗刊学盛宴──记两岸诗刊学术研讨会
《华文文学》1999年第1期79-80,共2页文晓村 
关键词:学术研讨会 大学英语 少数民族诗歌 《失乐园》 台湾现代诗 中国诗歌 研究生 文化转型 创办人 《葡萄园》 
擅长叙事策略的诗人──论陈大为的诗集《治洪前书》和《再鸿门》被引量:1
《华文文学》1997年第2期71-73,70,共4页陈慧桦 
关键词:叙事策略 治洪 长篇叙事诗 诗集 现代主义 台湾现代诗 抒情与叙事 新生代诗 司马迁 历史素材 
萧萧先生批评大陆学者的盲点──对《大陆学者拼贴的“台湾新诗理论批评”图》一文的回应
《华文文学》1997年第1期49-51,57,共4页古远清 
关键词:大陆学者 新诗理论 理论批评史 当代文学 诗论 台湾诗坛 中国新诗 李魁贤 书目提要 台湾现代诗 
“现代诗社”和“现代派”是两码子事──请看老诗人纪弦如是说及其他
《华文文学》1997年第1期58-60,共3页张默 
关键词:现代派 现代诗 诗评家 纪弦 台湾大学 新诗发展 现代主义者 台湾现代诗 新诗史 现代诗史 
60年代台湾的乡土诗
《华文文学》1996年第1期74-80,13,共8页莫渝 
一、前言 50年代末,台湾诗坛发生苏雪林和覃子豪两人的诗歌论争,稍后,言曦发表《新诗闲话》等文章,引发新的论争,遭遇众多新诗人的攻击。在香港的徐訏隔海观望,撰《台湾诗坛的气候与反写实主义》,指出台湾新诗人们“喜欢用歪曲的感觉...
关键词:60年代 乡土文学 乡土诗 台湾现代诗 诗集 乡土作品 妈祖 台湾诗坛 现代主义 闽南语 
不朦胧 也朦胧——评古远清的《台港朦胧诗赏析》
《华文文学》1995年第1期34-37,共4页向明 
近年来,两岸诗评家关于“大陆的台湾诗学”的论争,是两岸文学交流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被公认为90年代前期台湾十大诗事之一.由于长期的隔阂,在交流中引起误解甚至争议,是十分自然的.本刊无意参加这场论争,更不想为任何一方辩解和助力.在...
关键词:朦胧诗 台湾现代诗 周梦蝶 台港 大陆文学 心脏病 失去理智 《红与黑》 “主义” 罪证确凿 
两岸文学交流不应存在“敌意”——兼评(台湾)向明先生的《不朦胧,也朦胧》
《华文文学》1995年第1期38-39,37,共3页古远清 
大陆的“台港文学热”(包括“台港新诗热”)一直有增无减.拿“新诗热”来说,不仅出版了大量的诗选,还出版了一批诗歌赏析、诗人评传、诗歌鉴赏辞典和诗史等带研究性的专著.对此,台湾一向无明确的集中反应.但自1992年年底新创刊的《台湾...
关键词:文学交流 台湾现代诗 大陆 诗评家 邓小平 文艺政策 兼评 敌意 诗学 代表性 
我们期待怎样的交流——海峡两岸诗歌交流之检讨
《华文文学》1995年第1期46-47,共2页葛乃福 
如果从一九八○年四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台湾诗选》,一九八四年六月《创世纪》第六四期刊出《大陆朦胧诗选二十二家》算起,海峡两岸诗歌的交流已有十年,或曰十多年了.据不完整统计,大陆迄今已出版了多本台湾诗选,如《台湾现代诗...
关键词:海峡两岸 台湾现代诗 中国古典诗歌 台湾文学 中国新诗 朦胧诗 大陆 传统延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代台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