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坛

作品数:128被引量:3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古远清朱双一钟书林贺麦晓马德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诗刊》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诗史视阈中的台湾诗坛演变——以内陆诗人书写为中心
《东吴学术》2024年第5期60-70,共11页温世亮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代江右诗学与诗歌研究”(22FZWB045)阶段性成果。
台湾诗坛是闽海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乃台湾地区诗歌最为重要的发展期,经历了由沉寂到繁荣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内陆诗人成为推动台湾诗坛嬗变的重要力量。清代内陆诗人的涉台创作,是清代台湾诗坛发展的生动映照,体现了从黍离...
关键词:清代内陆诗人 涉台创作 台湾地区诗坛 清诗史意义 
洛夫的“私人战争”与“连环战争”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古远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17JJD750002)。
洛夫与傅敏因洛夫的一本诗选引发一场诗歌界的“私人战争”,这场“战争”说明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诗人间存在着审美情趣不同的鸿沟,因而也可看作是不同诗社、甚至是不同诗人群体之间的“战争”。两人间的“私人战争”进而升级为“创世...
关键词:台湾诗坛 洛夫 “私人战争” “连环战争” 
一个栏目、一群诗人与一个时代--《诗探索》“中生代诗人研究”栏目探析
《诗探索》2020年第7期52-61,共10页刘波 周昕 
“中生代”诗人这一名称最早产生于台湾诗坛和诗歌研究界,涵盖了1950—1969年间出生的诗人,他们上承“前行代”诗歌的禅意与哀愁,下启“新生代”诗歌的对抗性与创新性,其诗学造诣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大陆使用的“中生代”诗人概念由最初...
关键词:诗探索 诗歌研究 台湾诗坛 中生代诗人 中间代 哀愁 范围限定 创新性 
“锯齿”思维,或悬崖上“蹦极” 夏宇诗歌论
《上海文化》2020年第7期38-48,共11页陈仲义 
夏宇是台湾诗坛的超级女巫,另类得有些神秘。她身兼多职:诗人、词家、编辑,客串综艺节目、翻译、设计。她的流行歌词拥有数十万粉丝,透彻犀利,却难得在舞台露脸,她的现代诗作极具争歧,却长年匿迹于热烈的研讨之外。她行迹飘忽,在自己开...
关键词:词家 流行歌词 综艺节目 台湾诗坛 夏宇 悠游自得 
余光中:李白的嫡系传人——读余光中咏李白诗四首(二)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6期90-96,共7页李元洛 
意象与精神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诗坛西风劲吹,余光中的诗创作也难免一度随风而舞,不过,他在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即已洞见诗坛“反传统”与“恶性西化”之弊。在激烈的论战中表明对民族优秀诗歌传统的重认与回归,自称“回头的浪子”。余光...
关键词:余光中 李白诗 民族传统 传人 诗歌传统 台湾诗坛 50年代 “反传统” 
旷野之狼:纪弦的浪荡生命与荒唐诗歌
《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3期57-68,共12页郭枫 
前言纪弦,是20世纪50年代台湾文坛的诗活动家,也是政治舞台的投机人物,遵奉国民党亲美反中的“文艺政策”创办《现代诗》。这个诗刊,凭空抢占了欧洲具有革新意义的“现代诗”名号,自称是法国现代诗的继承者,实际上违背西方现代诗反封建...
关键词:诗歌 纪弦 《现代诗》 荒唐 生命 台湾文坛 台湾诗坛 东南亚地区 
余光中——李白的嫡系传人(节选)
《中华诗词》2019年第1期62-68,共7页李元洛 
1950年代的台湾诗坛西风劲吹。余光中的诗创作也难免一度随风而舞。不过,他在五十年代末与六十年代初即已洞见诗坛“反传统”与“恶性西化”之弊。在激烈的论战中表明对民族的优秀诗歌传统的重认与回归,自称“回头的浪子”。余光中,是...
关键词:余光中 李白 诗歌传统 民族传统 古代诗人 节选 传人 台湾诗坛 
周梦蝶:独坐孤岛中,化城再来人
《南腔北调》2018年第10期71-74,70,共5页刘蕙心 
周梦蝶(1921-2014)在众星云集的台湾诗坛虽有才名却难称如雷贯耳,如今提起他,人们最先想到的仍然会是《孤独国》《孤峰顶上》《菩提树下》《摆渡船上》之类的“禅诗”。诚然,长年一身布衣长袍打扮的周公,总给人一种枯槁老僧的印象,其诗...
关键词:孤岛 台湾诗坛 《无题》 菩提树 形而上 周公 禅诗 诗作 
遗民泪难禁,谁慰飘蓬意——林朝崧与乙未前后的台湾诗坛被引量:2
《台湾研究集刊》2018年第5期77-87,共11页刘天怡 钟书林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甲午战争前后(1894-1896)台湾文坛研究"(201410486001)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林朝崧和大多数在台文人一样内渡避祸,但辗转两岸、漂泊多年,最终又于1899年返台定居,致力于文化传承。1895—1898年间,他和家人曾在泉州、上海、台湾三地辗转,这期间的诗作完整地反映了他面对乙未台湾剧变的...
关键词:林朝崧 乙未剧变 时代伤痛 台湾诗坛 
台湾少数民族诗人莫那能的“歌与言”
《台声》2018年第8期20-20,共1页
据台媒报道,台湾少数民族诗人莫那能是台湾诗坛颇具特色的诗人,他虽因眼疾而失明,却创作不辍,以歌吟口述的方式,书写着台湾少数民族的命运,寄望着国家统一的未来。
关键词:台湾诗坛 少数民族 诗人 国家统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