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土壤

作品数:261被引量:2530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何寻阳苏以荣胡乐宁徐明岗李世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土壤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土壤氧化铁特征及其与土壤类型分异关系被引量:6
《土壤通报》2021年第3期505-514,共10页刘玉晶 陆晓辉 罗丹 张巧灵 尹梅红 蒋佳敏 段兴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7001、41261058);贵州师范大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69-23);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GZNUD[2017]7号)资助。
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30个典型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土样,测定不同形态的氧化铁含量、计算相应的风化度指标,通过分析不同形态氧化铁含量、风化度指标与土壤类型分异的关系,探讨了氧化铁特征对喀斯特山区典型土壤类型分异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氧化铁 石灰土 系统分类 发生分类 
三种典型土壤固定态铵及其释放研究初探被引量:4
《土壤通报》2018年第4期882-888,共7页刘淑芳 马强 徐永刚 宇万太 潘飞飞 周桦 周长瑞 
国家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5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250;41171242)资助
通过探究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潮棕壤、红壤)的固铵潜力,及其达到最大固铵量后的释放状况,比较了三种土壤固定态铵库在土壤养分管理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随着氮加入量(NH4Cl)的增大,黑土和潮棕壤的固定态铵含量随之提升,当NH4Cl加入量(...
关键词:固定态铵 新固铵量 释放 有效性 土壤养分管理 
我国22种典型土壤对汞的吸附容量及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4
《土壤通报》2013年第6期1496-1500,共5页郑顺安 陈春 李晓华 徐志宇 沈跃 郑向群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15);"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AA101404-5)资助
掌握各种类型农田土壤对汞(Hg)的吸附解吸容量及特性是№污染农田土壤的控制及治理提的基础。目前基于全国尺度范围内,开展不同土壤类型对Hg吸附容量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选取全国22种代表性土壤类型,采用试验实测法和平衡吸附方程...
关键词: 典型土壤 吸附 容量 影响因子 
小分子有机酸对六种典型土壤中镉吸附-解吸的影响被引量:14
《土壤通报》2013年第6期1501-1507,共7页王金贵 吕家珑 李宗仁 
研究了柠檬酸和苹果酸对重金属镉在6种农田土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有机酸pH对重金属镉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镉浓度较低时,柠檬酸和苹果酸对土壤吸附镉的影响较小;镉浓度较大时,两种有机酸对土壤吸附镉具有抑...
关键词:小分子有机酸  吸附 解吸 
浙江省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被引量:6
《土壤通报》2013年第5期1025-1034,共10页王晓旭 麻万诸 章明奎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8FY11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45)资助
选取了浙江省29个代表性土壤剖面,采用剖面描述和土壤理化性质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这些土壤的发生学特性;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这些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探讨了其在中国系统分类中的高级单元归属。11个水田...
关键词:发生特性 系统分类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浙江 
东北地区三种典型土壤磷组分的^(31)P核磁共振研究及其与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7
《土壤通报》2013年第3期617-623,共7页张广娜 陈振华 陈利军 武志杰 魏锴 张艾明 张玉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4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4)资助
应用液体31P核磁共振(31P NMR)技术对东北地区三种典型土壤--棕壤、黑土和褐土的磷组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与土壤磷酸单酯酶和二酯酶活性的关系。结果发现:棕壤和黑土中正磷酸盐和磷酸单酯各自约占土壤全磷的一半,褐土中主要的磷组...
关键词:磷酸单酯 植酸盐 焦磷酸盐 棕壤 黑土 褐土 核磁共振 
交替冻融对松花江流域典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6
《土壤通报》2012年第3期685-689,共5页汪太明 香宝 孙强 马广文 胡钰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07-011);财政部改革启动专项(GGQD2008-04)资助
以受季节性冻融过程影响显著的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为例,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交替冻融循环过程(分别在-20℃和20℃下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影响。研究表明,初次交替冻融后暗棕壤和水稻土DOC升高,黑土DOC仅降低1.3%。随...
关键词:交替冻融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影响 三维荧光 
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下我国典型土壤无机磷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6
《土壤通报》2010年第6期1434-1439,共6页李中阳 徐明岗 李菊梅 李林 高静 
"973"项目:磷钾循环过程;有效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2005CB121102);自然基金:稻田土壤磷素的积累规律;预测模型与归宿研究(30971868)资助
为阐明长期施用氮磷钾化肥(NPK)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NPKM)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采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体系,观测了我国6种典型农田土壤-红壤、紫色土、潮土、塿土、灰漠土和黑土15年长期施肥土壤无机磷形态和Olsen-P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长期施肥 有机肥 农田土壤 无机磷 
湖北恩施几种典型土壤对氟的吸附与解吸特性被引量:7
《土壤通报》2008年第1期71-75,共5页魏世勇 
湖北民族学院2006年度青年项目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恩施六种土壤氟吸附的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的吸附量差异很大,表现为黄粘泥水田土>红粘壤土>泥质岩黄壤土>红砂泥水田土>中性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同一土壤的吸附量随氟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土壤...
关键词:土壤  吸附 解吸  铝氧化物 草酸 共存PO4^3- 
湖北四种典型土壤硫肥效应被引量:3
《土壤通报》2005年第5期720-722,共3页程炯 郑泽厚 吴志峰 刘平 
中澳合作项目7658号;广东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3C20512);广东省科学院优秀人才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选择黄棕壤、红壤、灰潮土和水稻土等湖北省四种主要土壤类型,对油菜和水稻分别进行盆栽和田间硫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棕壤、红壤和灰潮土三种土壤盆栽油菜施用硫肥后,均能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并增加油菜的干物重,但总体上施石膏的效...
关键词:土壤 硫肥 盆栽试验 田间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