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变证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姚梅龄伍炳彩王瑞平尹笑丹肖德发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中医》《江西中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水为引论述《伤寒论》太阳经辨证思维方式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20年第5期649-652,共4页黄双龙 尹笑丹 王瑞平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文化与管理研究项目(TCM2018028)。
水字有一,形有三,却病千万。水致病,于不同形态、不同生理机制、不同身体部位皆可发生不同的症状。或渴、或汗、或利、或噎、或咳、或喘、或悸、或烦、或眩、或呕逆、或痞满。足太阳经为阳经之长,循肩背属阳,如天日昭彰司水。太阳病分...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经 太阳经证 太阳腑证 太阳变证 张仲景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九)
《江西中医药》2011年第3期3-5,共3页姚荷生 姚梅龄 伍炳彩 肖德发 
里证 热结膀胱 【相关条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里证 热结膀胱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八)被引量:1
《江西中医药》2011年第2期3-7,共5页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所谓“中喝”,即伤暑,属夏令暑气外感所致之病,故属时病。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中暍 伤暑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七)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12期5-7,共3页姚荷生 姚梅龄 
风湿(湿痹之一) 本证所讨论的是风湿犯太阳的病变,非太阳伤寒,故属太阳病的变证. 若属风湿犯太阴的病证,则又当别论,因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湿邪为太阴的主气,故太阴风湿为太阴病的主证.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湿 湿痹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六)被引量:2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11期5-8,共4页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伍炳彩(整理) 
风淫经脉(柔痉) 在临床上,外感病中的"刚痉"与"柔痉"均较常见。 痉病的临床表现,以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抽搐口噤为特征,刚痉与柔痉亦不例外。张仲景依据痉病的不同兼症,以及不同的病因属性,将痉病分类成"刚痉"和"柔痉"。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淫经脉 柔痉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五)被引量:1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10期5-6,共2页姚荷生 伍炳彩 
风寒凝闭经脉(刚痉) [相关原文] 1.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31)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寒凝闭经脉 刚痉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四)被引量:1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9期5-8,共4页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伍炳彩(整理) 
本证系医生强用冷水喷淋患者身体,以致变成邪水郁热于肤表的证侯,故将其列入太阳变证表证。【相关原文】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水郁肤表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三)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8期5-7,共3页姚荷生 姚梅龄(整理) 伍炳彩(整理)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营卫不和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二)被引量:1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7期5-7,共3页姚荷生 伍炳彩(整理) 姚梅龄(整理) 
风温犯表 《伤寒论》虽然是讨论外感风寒所致伤寒病的专书,但其不可避免地须在书中谈到其他疾病,谈到伤寒病与温病等其他疾病的鉴别.《伤寒论》第6条所说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即是为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而设的,为伤...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 风温犯表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一)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6期5-7,共3页姚荷生(原撰) 姚梅龄(整理)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 太阳变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