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

作品数:6673被引量:232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峰刘后滨孟宪实陶广学杨圣琼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领导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态度影响到行为改变--试论群臣谏言对“贞观之治”的促成被引量:1
《领导科学》2022年第11期35-38,共4页蔡茂 
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借鉴“主文谲谏”传统,结合苏洵“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五种游说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可知,群臣谏言对“贞观之治”的促成作用主要体现在使君主的态度坚决有力、使君主的态度始终如一、减少各种影响君...
关键词:“贞观之治” 唐太宗 谏言 领导干部 态度 行为 
唐太宗子女教育得失之鉴
《领导科学》2021年第11期15-17,共3页蔡茂 
唐太宗重视子女教育,不仅有明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德行修养,维护师道尊严,而且率先垂范,秉公执法,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依法行事,不徇私情。唐太宗教育失败的原因在于"君""父"身份的冲突,欠缺教育艺术,让子女产生反感,厚此薄彼,偏爱个别子...
关键词:《贞观政要》 唐太宗 子女教育 领导干部 
本土化领导纳谏机制生成研究--基于对《贞观政要》的解读被引量:2
《领导科学》2020年第8期70-72,共3页李茜 
《贞观政要》集中展现了任贤纳谏的管理思想,论述了儒家仁义观、礼仪观、诚信观、忠贤观与领导纳谏的关系。领导者要提升自我纳谏内在动机,形成德行领导,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激励对员工纳谏进行引导,形成"谏言-纳谏"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领导者 唐太宗 《贞观政要》 儒家伦理 谏言 纳谏 
从《贞观政要》看下属谏言时机的把握被引量:1
《领导科学》2019年第1期105-107,共3页蔡茂 周晓莉 
贞观之治的出现,除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之外,更离不开群臣的共同经营。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大臣建言献策,倾心为国,唐太宗虚心纳谏,闻过则喜。贞观群臣犯颜直谏不是不讲策略的死谏,而是非常讲究方式方法,其中,对谏言时机的精准把握在《贞观...
关键词:《贞观政要》 唐太宗 谏言 时机 
李世民“爱才”不“宠才”
《领导科学》2017年第16期32-32,共1页王兆贵 
贞观六年(632年),尉迟敬德曾在庆善宫陪同唐太宗李世民参加宴会,见有人座次排在他之上,就愤愤地说:"你有何功劳,竟然坐在我的前面?"位于下座的任城王李道宗出面劝解,尉迟敬德勃然大怒,一拳击向李道宗面额,闹得宴会不欢而散。李世...
关键词:李世民 爱才 公开场合 唐太宗 敬德 汉高祖 宴会 功臣 
“德”让唐太宗“能”
《领导科学》2016年第19期49-51,共3页宋玉蓉 
“德”指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我国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皇帝的“德”就成为确保国家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唐太宗之所以能在...
关键词:“德” 唐太宗 “能” 最高管理者 专制体制 高度集权 封建社会 法律体系 
狄仁杰为官的道与术
《领导科学》2016年第17期27-28,共2页范香立 
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SKY029)的阶段性成果
狄仁杰,唐代名臣,位居宰辅,生于唐太宗贞观时期,历唐高宗、武则天两朝,官历判佐、大理丞、度支郎中、刺史、纳言、御史大夫等职。狄仁杰深得唐高宗信任,在唐朝上层权力更迭之际,特别是武则天朝"朋邪甚众""好杀无辜"之时,李唐重臣多...
关键词:狄仁杰 度支郎中 大理丞 太宗贞观 张柬之 武三思 李唐 名臣 公之 纳言 
唐太宗平抑大臣邀功争宠的策略探赜
《领导科学》2015年第24期25-26,共2页杨洪涛 
下级向上级领导邀功争宠,现代社会有之,古代社会亦有之。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同年九月,唐太宗与群臣当面议定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食邑,命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顿时引起诸将争功,纷纭不已。...
关键词:分配问题 古代社会 叔达 李世民 侯君集 群臣 尉迟敬 刘黑闼 物质利益 圣君 
古代皇帝为何热衷杀儿子
《领导科学》2015年第21期52-53,共2页雾满拦江 
血腥的历史表明,极权体制下.掌权者最亲的人也容易被视为最危险的人。离权力越近者,生存的风险也越大。于是,就有了所谓“伴君如伴虎”以及“奈何生于帝王家”的哀叹。唐太宗李世民,在皇帝中属于智商、情商双高的,他英雄一生,勤...
关键词:儿子 皇帝 古代 掌权者 李世民 唐太宗 情商 
唐太宗“隋亡观”解读:医治“不作为”怪病的良方
《领导科学》2015年第16期37-39,共3页高泽峰 
一、唐太宗“隋亡观”的形成机理 改朝换代,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头等大事,备受瞩目。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煽动兵士谋反,隋炀帝被害于江都。隋失天下,英雄竞起,纷纷称王称帝,鼎峙瓜分。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
关键词:唐太宗 不作为 中国古代政治史 解读 形成机理 隋炀帝 李世民 唐王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