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沥青

作品数:21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鹤刘成林王崇敬曹代勇徐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煤炭转化》《贵州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学前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团队:为发展高性能储钠技术提供新思路
《水处理技术》2021年第7期117-117,共1页张毅 
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团队提出了利用Ti3C2TxMXene表面丰富且易释放的端基,消耗沥青前驱体芳香骨架中的氢,改变前体交联度,使沥青的高温石墨化结构转变为高度无序结构,有效抑制了软碳沥青高温石墨化。研究表明,基于TiC@C-3的储钠负极...
关键词:无序结构 充放电过程 容量提升 碳沥青 交联度 结构转变 团队 
湘西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在能源矿产成矿中的重要作用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年第7期152-154,共3页陈健明 
湘西主要能源矿产有石煤、页岩气、碳沥青和铀矿,资源远景较好。牛蹄塘组高碳质页岩既是石煤、页岩气、油气(已破坏)和碳沥青的成矿母岩和固定碳及有机碳的唯一来源,是湘西能源矿产成矿作用的基础,也是湘西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层位,其强...
关键词:牛蹄塘组 石煤 页岩气 碳沥青 铀矿 成矿模式 成矿区带 
从湘西碳沥青成藏浅析高角度断裂控油新模式
《国土资源导刊》2018年第2期71-73,共3页郑小红 陈健明 
高角度断裂控油新模式与碳沥青成矿有着相似的成藏模式,只是缺少后阶段高热演化导致的碳沥青成矿。高角度断裂中油气成藏经历了烃源岩成岩——油气形成(储层)——运移储集三个阶段。断裂浅表的液态原油受到氧化等多种稠化机制作用而固态...
关键词:高角度断裂 圈闭 成藏模式 
活动大陆构造边缘碳沥青形成与金属成矿探讨:以柴北缘滩涧山地区滩涧山群为例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16年第5期146-157,共12页张旭 刘成林 徐韵 马寅生 杨元元 李宗星 张谦 刘文平 曹军 彭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59,41572099);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964)
柴达木盆地滩涧山群碳沥青广泛分布,资源量大,钒、镍等金属元素含量高,已发现的金属矿床与滩涧山群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研究滩涧山群碳沥青的形成机制,探讨其与金属矿形成相互作用,有助于对油气与金属矿产共生/共存的研究,对柴...
关键词:碳沥青 滩涧山群 柴北缘 金属矿床 
湘西碳沥青若干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科技导报》2015年第16期51-55,共5页张鹤 王崇敬 陈健明 曹代勇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项目(12120113040600)
为分析碳沥青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采用Element XR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及对选取的碳沥青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碳沥青的微量元素丰度与页岩、围岩差异明显,其中V(1039.40μg/g)、Ni(345.90μg/g)、Sr(227.67μg/g)和Mo(64.70μg/g)...
关键词:湘西 碳沥青 微量元素 
柴达木盆地北部滩间山群碳沥青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被引量:4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年第1期85-93,共9页刘成林 徐韵 马寅生 康艳丽 李宗星 张谦 刘文平 程海艳 杨元元 代昆 郑策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211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59);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120964)
固体沥青研究由于其组成的复杂性、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的多变性而面临很多难题。在柴达木盆地北部联合沟地区滩间山群发现大量厚层碳沥青,对盆地内的资源勘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野外地质填图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与盆地模拟,对碳沥青的...
关键词:碳沥青 烃源岩 地球化学 成因 滩间山群 油源对比 柴达木盆地 
聚集型高演化天然固体沥青成因——以湘西脉状碳沥青为例被引量:3
《科技导报》2014年第24期40-45,共6页王崇敬 曹代勇 陈健明 张鹤 周荣洲 周济 杨光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项目(12120113040600)
聚集型高变质程度的脉状碳沥青广泛存在于湖南湘西州寒武系地层,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测试,获得了碳沥青赋存特征、微观形态特征及母质来源、组成和演化程度等信息。野外调查发现,碳沥青矿脉大多赋存北东—北北东走向的小断裂内,通过扫描...
关键词:脉状碳沥青 湘西 物质来源 
江南隆起西北缘寒武系含油气系统演化特征
《油气地球物理》2014年第3期60-64,共5页王崇敬 陈健明 张鹤 秦荣芳 杨光 夏永翊 
江南隆起因其形成年代早,经历构造改造期次多而含油气系统具有复杂演化的特点,成为研究我国南方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典型地区之一。该隆起经历了未隆起期、隆起成型期和隆起定型期3个阶段,在中晚奥陶世前为水下古隆起,其后反转隆升,随海...
关键词:江南隆起 多期次构造 阶段演化 含油气系统 脉状碳沥青 
湘西北万溶江矿碳沥青特征分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第1期110-112,4,共4页曹代勇 朱学申 邓觉梅 李志能 伍意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2105;41272181)
为了探讨碳沥青的成因,采用煤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湘西北万溶江矿的碳沥青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矿体呈脉状产于寒武系灰岩断裂带中,碳沥青外观与煤相似,灰黑色至黑色、暗淡至玻璃光泽、染手、质地较纯、易碎,最大反射率Ro,max超过...
关键词:碳沥青 煤岩学分析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热演化 古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滩涧山地区发现上奥陶统碳沥青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3期296-296,共1页
2012年6月25日至8月初,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的“柴达木盆地古生代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项目野外地质调查组在柴达木盆地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中发现了厚层碳沥青,通过实测剖面、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踪,初步摸清了滩涧山...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上奥陶统 碳沥青 山地 野外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工作项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