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密度

作品数:1239被引量:9422H指数:5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勋志史学正于东升程积民王晓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InVEST模型的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多维变化研究被引量:15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6期631-642,684,共13页李茂娟 李天奇 朱文博 朱连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109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702)。
以1990-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国内外碳密度研究结果修正后运用InVEST模型Carbon模块估算太行山区的碳储量,划分碳密度在海拔、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上的变化梯度,并分析碳储量和碳密度在各梯度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探...
关键词:土地利用 碳密度 梯度分异 InVEST模型 太行山区 
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动态及固碳潜力被引量: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953-962,共10页李爱琴 王会荣 王晶晶 滕臻 徐小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4);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416905)~~
为了明确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安徽省1989-2014年6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函数,结合主要树种含碳率,估算了安徽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潜力。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由1989年...
关键词:安徽省 森林类型 龄组 碳储量 固碳潜力 
基于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的安徽森林碳储量特征研究被引量: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7期78-86,共9页王会荣 李爱琴 王晶晶 徐小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600304);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950602)
【目的】研究安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分布特征,为森林碳汇功能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第8次(2014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含碳率,估算安徽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关键词:森林生物量 碳储量 碳密度 安徽省 
干旱区荒漠无机固碳能力及土壤碳同化途径被引量:18
《科学通报》2018年第8期755-765,共11页苏培玺 王秀君 解婷婷 王旭峰 王黎明 周紫鹃 侍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956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25104)资助
干旱区荒漠的非生物固碳能力一些学者至今怀疑,关键在于地上通量观测到的CO_2吸收结果是否在土壤碳库得到体现.本研究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将荒漠划分为砾质荒漠(戈壁)、沙质荒漠(沙漠)和壤质荒漠三大类,从颗粒组成、总含盐量、有机碳和无...
关键词:沙漠 戈壁 有机碳 无机碳 碳密度 碳同化 黑河 
放牧对鄂尔多斯高原油蒿草场生物量及植被-土壤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7
《生态学报》2017年第9期3074-3083,共10页高丽 朱清芳 闫志坚 王育青 侯向阳 戴雅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138806);"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3B07);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3DFR3076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10332015008);农业部鄂尔多斯沙地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项目
以围封保护和自由放牧油蒿草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围封和放牧条件下沙地草场生物量和植被-土壤碳密度。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使油蒿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加,但降低了植物群落盖度。自由放牧不仅导致油蒿草场地上、地...
关键词:植物生物量 碳密度 油蒿 围封 放牧 
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磨哨林场森林碳密度及分配特征被引量:7
《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第11期1871-1880,共10页朱建佳 戴尔阜 郑度 王晓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452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196;41571098)~~
我国具有全世界最大面积的人工林,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林的固碳能力越来越引起关注。研究选择具有长期观测数据的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磨哨林场作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9种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各组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
关键词:碳密度 碳分配 人工林 天然林 磨哨林场 
土地利用方式对荒漠草地生物量分配及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沙漠》2016年第3期666-673,共8页刘文亭 卫智军 吕世杰 孙世贤 代景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CB138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3B00);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MS0349)
草地生态系统群落生物量的分配模式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内蒙古荒漠草地群落生物量垂直分配格局,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着手探讨群落生物量不同成层性分配规律并估算荒漠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结果表明:(1...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 生物量 成层性分配 碳密度 荒漠草地 
基于GF-1 WFV影像的丰宁县植被地上碳储量估算被引量:8
《资源科学》2016年第6期1054-1064,共11页孔凡婕 李晓兵 白云晓 李响 王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4CB138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451);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20-Y30B17-9001-14/16)
陆地植被碳储量的定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碳平衡,为增汇减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河北省丰宁县为研究区,结合新型国产高分遥感影像GF-1 WFV和2015年同步野外实测数据,分别建立基于植被指数的森林、灌...
关键词:GF-1 WFV影像 碳密度 植被碳储量 丰宁县 
地形因子和物理保护对张广才岭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94-106,共13页周鑫 姜航 孙金兵 崔晓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7B0103);"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202)
在张广才岭西部典型低山丘陵次生林区,按坡位、坡向差异对等设置36块样地,采集1 m深度剖面内不同发生层土样,研究了地形因子(坡位、坡向、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以及土壤有机碳与物理保护因子(黏粒、团聚体)的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空间变异 地形 黏粒 团聚体 
五种荒漠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其与根系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1
《生态学杂志》2016年第2期275-281,共7页匡文浓 钱建强 马群 刘志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905)资助
研究土壤有机碳与根系分布之间关系对评估碳储量和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荒漠区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与植物根系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深根性表层型灌木(表层根系生物量最大)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和中间锦鸡儿(...
关键词:地下生物量 根系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碳库 荒漠草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