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作品数:102被引量:25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玉凤叶瑜戴蕾李泽庚童佳兵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医药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炙甘草汤补血第一方的理论依据及临床验证被引量:2
《中医药学报》2020年第2期40-42,共3页莫志红 叶瑜 莫智旭 徐红艳 袁磊 林丹 亢学良 陈泳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7〕124号);2017年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QZYY2017-040);2019年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QZYY-2019-048)。
中医常用补血方为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及归脾汤等。著名血证大师唐宗海却提出炙甘草汤为补血第一方,观点独特,源于其“火即化血”的学术思想。笔者在临床中验证炙甘草汤补血效果卓著,远超四物汤等常用补血方,体现血证大师临证经验的过人...
关键词:补血 唐宗海 炙甘草汤 学术经验 
唐宗海《血证论》消瘀思想探骊被引量:19
《中医药学报》2020年第1期58-61,共4页徐新宇 苏悦 何松 李卓凡 韩卉 汪岱 刘俊楠 王玉凤 
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8xayx17);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sk2017A0235);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项目(2017003)。
唐宗海在《血证论·瘀血》中将“瘀血”视为离经之血,因与正常好血不相融合,且常壅而化热、变生他证,故临床治疗吐衄便漏等出血证时,主张在止血之后尽早消瘀。通过总结《血证论》及相关文献论述,认为唐氏消瘀思想以分析瘀血成因、论述...
关键词:血证论 瘀血 消瘀思想 唐宗海 
试论唐宗海对汗血的论治被引量:1
《中医药学报》2019年第3期109-111,共3页周琦 李柳骥 严季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10072120046)
汗血指血液由汗孔而出的一种疾病,属于血证的范畴。在唐宗海之前,血证的理论尚未完备,至《血证论》出现,出血性疾病的论治才达到一个新高度。唐宗海将汗血归于血外渗性疾病。本文从唐宗海的血证理论入手,分析汗血产生的原因,归纳总结出...
关键词:唐宗海 汗血 论治 
唐宗海治疗血症特色被引量:1
《中医药学报》2008年第5期1-3,共3页叶瑜 李成文 
唐宗海从血的化生、血的生理功能、血与气的关系、血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大法、预后、用药特色与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吐血、呕血、唾血、血崩、血脱等常见的出血症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发。
关键词:唐宗海 血证 
试论唐宗海血证治疗大法被引量:4
《中医药学报》2002年第2期55-56,共2页张伟 李笑然 刘伟力 
唐宗海所著《血证论》强调水火气血互相维系的作用和变化 ,重视脏腑病机的不同特性和症状 ,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治血大法 ,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药。围绕止血—扶正这一总则 ,四法前后兼顾呼应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唐宗海 血证论 止血 消瘀 宁血 补血 治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