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意识

作品数:28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军尹青郑春凤高小弘宋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春宴》的“私语化写作”特征
《汉字文化》2020年第14期101-102,共2页张维珍 
本文从“私语化写作”的角度来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春宴》,小说所具有的公共语言到私人语言的转变、用身体确证认知自我以及逃离意识的表达三个特征正是私语化写作的典型表达,因此安妮宝贝的创作实际上是一种“私语化写作”的延续性创作。
关键词:私语化写作 《春宴》 私人语言   逃离意识 
以子辈的眼光仰视时代与父辈——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例谈80后东北作家的创作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9年第35期150-152,共3页邹宜笑 
80后东北作家,作为一个日渐凝聚的群体,在他们的创作中,代际叙事的特点较为突出。本文以双雪涛的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为引,旨在从,由“逃离”意识引发的对历史的眩惑表达、对父辈们的“神性”想象、子辈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三个方...
关键词:80后东北作家 代际叙述 “逃离”意识 惶惑 
刍议近现代女性文学中逃离意识
《戏剧之家》2019年第14期230-231,共2页王晓芳 
从1840年到1949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段较为动荡的年代。在此期间,我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同时,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独立自主的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受社会时...
关键词:近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逃离意识 文学分析 
残雪作品中人物的认同危机与心灵救赎
《中国文艺家》2019年第5期75-75,共1页曹煜箫 
本文以残雪的作品《山上的小屋》为例,借助文本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作品人物面临的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精神突围与心灵救赎,包括贯穿其中的控制与被控制,由此产生的逃离意识,展示了作者不俗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认同危机 控制与被控制 逃离意识 心灵救赎 
徐小斌笔下的女性逃离意识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0Z期56-57,共2页曲莹 
徐小斌的'逃离'是基于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从而反映了生活某种真实性的存在,具有真切的内容,超出了个体经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将从作者自身的创伤性文学体验,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被动性及宿命的回归三部分来阐释徐小斌在九十年代小说...
关键词:小说创作 女性 逃离 精神家园 
近现代女性文学中逃离意识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15期11-12,共2页松哈尔 刘钊 
1840年到1949年可以说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瓦解的一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同胞们经历了思想意识变革,完成了独立思想意识的建立。受到时代背景和新文化的影响,该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女性...
关键词:女性 文学 逃离意识 
余秀华诗歌的乡村意象解读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6年第2期11-14,共4页林芸 
余秀华的诗深深地打上了以"横店"为中心的"乡村"烙印,充满着浓厚的江汉平原的泥土气息。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揉进诗歌,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特殊情感,抒写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她笔下的乡村意象群或阴暗、孤独,或明朗、清新,正是这些独特且...
关键词:余秀华 横店 乡村意象 孤独体验 逃离意识 
剖析艾丽丝·门罗《逃离》中青年的逃离意识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10Z期73-74,共2页周瑜 
艾丽丝·门罗作为当代美国的重要女性作家,其创作的小说《逃离》从青年人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逃离意识。小说《逃离》正是从青年人的内心世界的彷徨入手,对人物的心理问题进行典型化的演绎,最终将人类共有的精神矛盾呈现出来...
关键词:艾丽丝 门罗 女青年 心理成熟 一个女性 自我救赎 社会角色 女性身份 男权主义 角色定位 
《旅居者》中费里斯的逃离意识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5期120-121,共2页马君怡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风格独特,多以孤独为创作主题。相关学者对卡森·麦卡勒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是孤独的猎手》《婚礼的成员》等中长篇小说。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来分析其短篇小说...
关键词:孤独 限定 逃离 
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9-24,共6页白友胜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以女性的切身体验作为其创作源泉,在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压抑下...
关键词:女性意识 自恋 孤独 逃离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