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种群

作品数:224被引量:131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永杰张友军何玉仙翁启勇吴青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贵州南部水稻田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动态与分析被引量:2
《植物保护》2014年第4期122-129,共8页薛文鹏 金道超 杨洪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黔教2010011);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Y字[2013]3006;黔科合NY字[2010]3064);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09CB125908)
采用灯光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贵州南部三都县2008-2012年的白背飞虱灯下和田间种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白背飞虱在4月中下旬开始迁入贵州南部,在5月中下旬到达迁入高峰;灯下主峰日与灯下始见日(r=0.996**)和始盛日(r=0.997...
关键词:白背飞虱 灯诱种群 田间种群 贵州南部 
北京地区西花蓟马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44
《应用昆虫学报》2011年第3期542-547,共6页王泽华 侯文杰 郝晨彦 吴青君 徐宝云 张友军 
973项目(2009CB1190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200803025);北京市自然基金(6092018)
采用叶管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2009—2010年北京海淀地区和昌平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结果表明,北京昌平和海淀地区的西花蓟马对多数的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但对氯氟氰...
关键词:西花蓟马 抗药性 监测 
转基因抗虫杂交稻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2
《华东昆虫学报》2007年第1期8-12,共5页刘丰静 陈文滨 林胜 尤民生 
国家973项目(2006CB10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309)
以常规稻Ⅱ优明86为对照,研究了转双价基因(cry1Ac+SCK)抗虫杂交稻Ⅱ优科丰6号对稻飞虱田间种群的影响。采用吸虫器法调查结果表明,Ⅱ优科丰6号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内,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cifer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及飞...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 CR1 Ac+SCK 非靶标害虫 稻飞虱 
晚稻田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动态被引量: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228-231,共4页陆永跃 黎坚 梁广文1 
国家 973项目子专题 (C2 0 0 0 162 0 9)
经过连续 3a的田间系统调查 ,结果表明 :广东省双季晚稻田稻飞虱田间种群消长曲线基本上为双峰型 ,发生盛期从 9月中旬到 10月上中旬 ;近年来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白背飞虱发生数量比率增大 ,在混合种群的发生趋势中起主导作用 ;稻飞虱混合...
关键词:晚稻田 白背飞虱 褐飞虱 发生动态 田间种群 消长曲线 发生数量 
稻褐飞虱田间种群不同世代致害性检测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03年第6期55-57,共3页刘芳 傅强 张志涛 赖风香 
国家"973"项目 (编号 :G2 0 0 0 0 162 0 7)
测定了稻褐飞虱广西田间种群 (F1 )以及田间种群在室内感虫品种TN1苗上连续繁殖两代 (F2 和F3)的致害性。结果发现 ,F1 代以生物型 2为主 ,F2 代中生物型 1和生物型 3个体占优势 ,F3代以生物型 3及其它生物型为主。不同的接虫顺序对鉴...
关键词:稻褐飞虱 致害性 检测 生物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