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娥形象

作品数:28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金朔李松袁盛勇彭明坤夏旭光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学院嘉应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山花(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田小娥形象看神话传说的置换运用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7期0019-0020,共2页赵雨秋 
神话原型常常被当做文学作品的参照,既可以便于作者组织文本结构,又可加深主题意蕴。《白鹿原》一书中田小娥形象似善似恶,亦妖亦邪,她的生与死表露出了多重神话传说置换变形后的影像。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神话传说 置换变形 原型 
回避欲望的“荡妇”书写——辨析电视剧《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改编被引量:1
《艺术广角》2018年第4期63-68,共6页赵洁 
2017年上半年,长达77集的史诗级电视剧《白鹿原》的播映引起观众极大关注和好评。事实上,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早已拥有多个版本的改编,北京人艺、陕西人艺和中央戏剧学院都曾将其搬上话剧的舞台,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版《白鹿原》也在201...
关键词:《白鹿原》 电视剧 田小娥形象 改编 书写 欲望 回避 中央戏剧学院 
从田小娥形象看陈忠实对宗族文化总体性的拷问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5期37-44,共8页张蒲荣 
田小娥是陈忠实构思《白鹿原》首先"跳出"的人物形象。作者一方面同情田小娥"原欲"的抗争性和悲剧性,以"反向写作"回应县志中"贞妇烈女的事迹和名字";一方面通过鹿三、白嘉轩、高玉凤,实现对田小娥的纵深"否定"。这种矛盾心态与挖掘"民...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形象内涵 宗族文化 总体性 
反叛者 抗争者 牺牲品——浅析《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形象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96-96,共1页李瑞昕 
田小娥,白鹿原这个古老村落变迁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女人,以潘金莲似的悲剧人生演绎了她和白鹿原上两个家族的两代男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致使自己最终成为性与欲望的代名词。而田小娥人物形象的内涵并不止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法从人性、文化、...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女性形象 
男权制度下的牺牲品——田小娥形象之分析
《新丝路(下旬)》2017年第10期140-141,共2页王利荣 
《白鹿原》是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扛鼎之作,是体现陕西传统文化的煌煌史诗,是迄今为止公认的当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作品自问世以来,当代文学研究界对其思想艺术的研究和探索逐步深入,成果辉煌.时至今日,热度不减.笔者认为陈忠实在作品...
关键词:田小娥 悲剧 原因 
性别、阶级与儒家伦理——再论《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形象被引量:5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4期53-60,共8页张高领 
2016年4月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在西安去世,其代表作《白鹿原》再度引发热议。作为1990年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白鹿原》的出版不仅实现了陈忠实的“垫棺作枕”之愿,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白鹿原》不仅获茅...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形象 儒家伦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性别 阶级 茅盾文学奖 
审视与评估《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女性意识和自我救赎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7X期28-29,共2页马尧 马朝东 汪莹 
描写民族文化和历史环境的长篇巨作《白鹿原》获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著作也被改编成同名话剧,影视精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小说以特定社会转型时期为创作背景,为读者描绘出一幅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大众的几代人的生存百态图,并成功塑造出...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女性意识 
田小娥形象对比研究——基于《白鹿原》小说和电影文本的考察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年第5期180-181,共2页覃礼玲 
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历经6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的,是一部记录黄土风情50年变迁的雄伟史诗.小说主要围绕"白鹿村"里面最大的两个大家族白家和鹿家展开的.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主要还是以人物的命运为中心,白嘉轩是贯穿故事始终...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小说 电影 对比研究 
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与小说中形象比较
《牡丹》2015年第2X期75-80,共6页郭莹莹 
上世纪90年代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因获茅盾文学奖而风靡一时,作为一部史诗性的著作,以其深沉厚重的历史感,陕北独特的文化内涵,解放战争动荡,民不聊生的现状和白、鹿两家三代的恩怨纷争展现出来,使它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独领风骚。电...
关键词:《白鹿原》 第五代导演 王全安 中国当代文学 陈忠实 史诗性 茅盾文学奖 历史感 白鹿原 中田 
《白鹿原》性别政治背后的民族命运——以田小娥形象为中心被引量:1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75-77,共3页翟杨莉 胡嫣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摩登主义文艺思潮研究"(项目编号:11CZW072)
作为90年代小说的扛鼎之作,《白鹿原》对民族文化命运的思考在其塑造的诸多女性形象上亦可见出。本文以田小娥形象为中心,通过分析这一"新"人形象身上的传统守旧因素,辨析其中凸显的性别政治关系,认为不仅女性悲剧命运的主因是其传统的...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性别政治 妖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