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农具

作品数:109被引量:36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京华张春辉杨际平杨宽徐学书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大学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找农业“好声音”
《新农业》2013年第16期9-9,共1页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此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建立在悠久的农耕文化之上。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 声音 春秋时期 农耕文化 铁农具 牛耕 
寻找农业“好声音”
《新农业》2013年第12期49-49,共1页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此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建立在悠久的农耕文化之上。沧海桑田,“新农村”、“新农业”的兴起,改变农业命运将依靠人的力量,这造就了“新农人”这样一批有知识、有见地...
关键词:农业生产力 声音 春秋时期 农耕文化 移动通讯 视频会议 思想交流 铁农具 
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1-3,13,共4页李金玉 
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的普及和施肥技术的推广以及社会的需求,大大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这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
关键词:生态环境 战国时期 农业 施肥技术 铁农具 牛耕 
三晋魏国的铁农具
《当代农机》2011年第1期62-63,共2页李三谋 李丹丹 
战国时期的魏国是三晋的一部分,是农业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在这里,冶铁资源丰富,铁器制造业发达,铁农具种类较多,其中以整地丁具和垦耕工具最为著名,对境内的种植业生产曾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铁农具 战国时期 农业经济 资源丰富 制造业 种植业 
山西传统的铁农具
《当代农机》2010年第9期62-64,共3页李三谋 任建煌 刘毅 
自古以来,三晋地区就以种植业发达而著称,当地先民除了辛勤劳动、广种五谷、丰产粮食之外,还曾以制造、运用和传播铁农具的优势,不断而有力地推动了境内外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农业生产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可以说,...
关键词:铁农具 传统 山西 农业生产 生产体系 精耕细作 文明建设 种植业 
山东济南新发现汉代铁农具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09年第1期153-157,共5页刘剑 何利 
关键词:铁农具 汉代 山东济南 济南地区 黄河河务局 生产工具 整理工作 农业研究 
从出土的铁农具与《农桑辑要》中看金中都地区农业的发展及原因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05年第3期148-152,167,共6页张秀荣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
关键词:农业 原因 农桑 出土 铁农具  北京地区 政治中心  
铁农具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9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83-86,93,共5页王宝卿 
铁农具在我国古代社会里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铁农具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 ,即秦汉之际的铸铁农具、唐宋之际的钢刃熟铁农具和明清之际的擦生铁农具。铁农具的普及推广应用 ,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封建帝国的强盛产生了巨...
关键词:铁农具 农业生产 社会发展 
浅析山东枣庄渴口汉墓出土的铁农具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158-163,共6页石敬东 刘西柱 
关键词:山东 枣庄 渴口汉墓 出土 铁农具 
流布与组合——对建国以来所见古代金属农具的一个初步考察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145-151,共7页禺斤 
关键词:流布 古代 金属农具 铁农具 铜农具 农具组合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