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功能

作品数:67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怀安杜金榜郝廷婷李纬华殷进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群言》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确认与审查:认罪认罚案件庭审功能二元化构造——基于“庭审结果预期”理论的延伸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11,共5页郝廷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重大改革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17ZDA127)。
自2018年刑事诉讼法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来,认罪认罚案件庭审应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以符合事实无争议背景下轻罪案件的公正与效率要求,是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当前认罪认罚案件庭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庭审虚化...
关键词:认罪认罚 庭审功能 确认事实 审查自愿性 
庭审实质化改革下证人出庭研究
《中国审判》2022年第19期78-81,共4页钱岩(文/图) 
证人参与法庭调查是强化庭审功能的有效途径。目前,证人出庭后,当庭举证不力、质证不能、印证不足、取证缺失、认证失范等现象在司法实践中时有存在。以审判为中心,要求全面践于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
关键词:证人出庭 法庭调查 以审判为中心 裁判结果 庭审功能 事实查明 证据出示 质证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续)(法发[2021]31号)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三、切实强化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程序机制11.充分发挥庭审功能。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围绕罪犯实际服刑表现、财产性判项执行履行情况等,认真进行法庭调查,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履行职务,并充分发表意见人民法院对于...
关键词:查明事实 法庭调查 证据材料 假释 减刑 程序机制 庭审功能 实质化 
仲裁案件开庭准备的必要性和内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00411-00411,414,共2页许庆辉 
按照仲裁法和绵阳仲裁委的仲裁规则,仲裁分为申请和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审理、裁决等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阶段和程序。
关键词:庭前准备 庭审效率 庭审功能 
论庭审功能场域中的有效辩护——基于裁判者视角的思考被引量:5
《湖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80-87,共8页张金科 
庭审实质化是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保障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作用。庭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维护程序正义三个方面。律师的有效辩护对强化庭审...
关键词:庭审功能 有效辩护 无效辩护 裁判者视角 审辩关系 审辩冲突 辩护格局 
庭审实质化视角下的民事庭审话语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22-124,共3页夏丹 
在民事庭审话语叙事中,庭审实质化的实现与法官审判权的行使密切相关。法官要将庭审功能发挥至最大,应当在审判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事人双方的诉求、事实和理由并尽快抓住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实质性审理。这便要求民事庭审话语叙事中的叙事...
关键词:民事庭审 审判权运行机制 庭审功能 争议焦点 庭审实质化 叙事功能 与时俱进 叙事方式 
完善庭审调查程序,充分发挥庭审功能
《中国审判》2017年第22期48-50,共3页程凤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我们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和全局高度,从坚持严格司法、确保司法公正的现实需要和长远考虑,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
关键词:庭审功能 调查程序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诉讼制度改革 依法治国 严格司法 司法公正 刑事 
刑事审判中的庭审实质化探究——以审判资源科学配置和突出庭审功能为视角
《特区法坛》2017年第6期54-60,共7页陈春江 
目前,审判资源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案多人少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同时,囿于司法机关传统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局限,在刑事案件审判过程中“重侦查轻审判”、“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在阻碍法治建设步伐的同时...
关键词:庭审功能 审判资源 科学配置 刑事审判 刑事案件 证人出庭作证 直接言词原则 司法机关 
“四个在法庭”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基层实践与探索
《中国审判》2017年第10期84-85,共2页谢立新 
分析全国近年一些重大冤假错案,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多在于庭审功能未有效发挥、证据裁判原则未能严格落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检法三机关工作原则异化为“配合过度、制约不足”,
关键词:基层实践 刑事庭审 《刑事诉讼法》 法庭 证据裁判原则 冤假错案 庭审功能 机关工作 
以审判为中心理念下的刑事审判
《中国审判》2016年第21期22-25,共4页刘计划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提出 (一)以庭审为中心的提出 2013年IO月,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庭审为中心,充分发挥庭审功能,全面提高庭审质量。”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官方首次提出以庭审为中心的表述,是对我国刑事审...
关键词:刑事审判工作 庭审功能 心理 最高人民法院 庭审质量 审判实践 证据调查 审判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