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示踪

作品数:581被引量:3921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建生胡恭任于瑞莲蒋少涌杜国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核农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还原蒸馏法与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土壤硝态氮的比较被引量:8
《核农学通报》1997年第2期33-35,共3页徐晓荣 李恒辉 陈良 
采用还原蒸馏法和酚二磺酸比色法对土壤硝态氮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还原蒸馏法的优点是排除杂质干扰能力强,稳定简便,还能直接测定氮的同位素比值。此法准确可靠,回收率可达99.81%。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 硝态氮 还原蒸馏法 浓缩 
土壤样品中^(36)Cl提取方法的研究
《核农学通报》1993年第5期234-237,共4页潘家荣 刘保军 
在中性稍偏碱条件下,土壤中的^(36)Cl很容易被水浸提出来,提取效率达90.0%。酸性或过碱条件下,土壤中^(36)Cl的提取效率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水土重量比也是影响土壤中^(36)Cl提取的重要因素。对于南方红壤,^(36)Cl浸提的最适水...
关键词:土壤 氯36 同位素示踪 土样 
应用核技术研究土壤络合物的进展
《核农学通报》1993年第4期195-198,共4页华珞 夏立江 
本文介绍应用核技术配合凝胶渗透、层析等方法对土壤中有机和无机络合物的性质及组成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 土壤 络合物 
^(59)FeCl_3转化为^(59)FeSO_4的方法
《核农学通报》1992年第6期279-280,共2页郑兴耘 李京淑 
国际上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植物营养多用^(59)FeCl_3,而农业上应用最普遍的铁源却是 FeSO_4。显然,用^(59)FeSO_4作为研究铁肥的示踪物更符合实际。但国内供应的同位素是^(59)FeCl_3把^(59)FeCl_3转化为^(59)FeSO_4是利用^(59)Fe...
关键词:植物营养 同位素示踪 硫酸亚铁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水库大坝渗漏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核农学通报》1992年第5期222-224,共3页陈建生 杜国平 
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综合的水库大坝渗漏探测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试验方法和步骤,使之准确、快速地测出渗漏点、渗漏通道和强渗透带的具体位置,从而为水库的维修加固提供依据。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 水库 渗漏 探测技术 
富镧稀土对春小麦吸收氮素的影响被引量:10
《核农学通报》1992年第4期176-178,共3页朱永懿 陈景坚 刘学莲 
应用^(15)N 示踪实验,研究农用富镧稀土对春小麦吸收 N 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富镧稀土的春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优于喷施一般农用稀土处理和对照,可以减少土壤 N 素损失,提高植株干物质产量。
关键词:富镧稀土 小麦 同位素示踪 氮素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对含氯化肥后效的研究被引量:2
《核农学通报》1991年第4期182-184,共3页潘家荣 刘保军 张希忠 温贤芳 
春小麦对前茬土壤残留氯离子的吸收利用显著低于对当季含氯化肥的吸收利用,前者利用率为12.74%。后者为26.72%,相差13.98%。土壤残留氯量不同,利用率有显著差异:残留量410ppm 时,利用率为13.31%;448ppm 时为13.26%,484ppm 时为11.67%。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 土壤  残留量 
土壤盐分动移研究中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的选用
《核农学通报》1991年第4期185-188,共4页于凤义 赵光辉 周洪杰 张萍 李起兴 娄增俊 
对^(22)Na 等6种具有γ辐射的核素在土柱中的动移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非破坏性探测方法作了探索,在土柱中6种核素动移速率的顺序为^(131)I>^(22)Na>^(144)Ce>^(141)Ce>^(60)Co>^(137)Cs。同时还发现,即使很活泼的^(131)I 和^(22)Na,同时...
关键词:土壤 盐分 动移 同位素示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