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耘

作品数:19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施氮水平黄腐酸双氰胺离子束玉米种子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核农学报》《核农学通报》《中国核科技报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大粮食作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现代农村科技》2014年第11期48-49,共2页李万贵 赵美霞 李元芳 郑兴耘 闫华民 
本文以大粮食小麦、玉米和饲料作物(以下简称大粮食)为例,针对近年来生产中传统化肥长期单独大量或不合理使用以及现有耕作制度变革和管理技术缺失给大粮食生产带来的一些病虫害问题,结合作者多年来在农村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进...
关键词:大粮食作物 生产 问题 对策 
发展推广复合微生物肥料 助力大粮食优质高产高效
《现代农村科技》2014年第8期49-50,共2页李万贵 赵美霞 李元芳 郑兴耘 
1当前制约大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口增加、资源紧缺,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全球广泛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单纯追求粮食高产,
关键词:粮食生产 复合微生物肥料 优质高产高效 环境安全问题 经济发展 粮食安全 
建设“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以“环保菇产业”为主的农业微生物产业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郑兴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三大难题,一是三分之二的富余农业劳动力就业问题;二是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确保人和农业生物健康安全问题;三是在人均农业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的问题。要解决这三大难题必须发展高级农业循环经济,...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 生物产业 农村建设 环保 农业废弃物 农业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 清洁卫生 无害化利用 社会主义 
黄腐酸复合铁肥的应用前景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郑兴耘 
1.铁肥的现状绿色植物缺铁黄花的生理病害相当普遍,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更为严重,树木、牧草、大田作物均有发生,果树尤为突出。果树缺铁黄化,植株生长迟缓,易染病,产量低,品质差,严重者树叶黄花至白化,树梢干枯,不得不挖掉重栽。作...
关键词:硝基黄腐酸 铁肥 复合 硫酸亚铁 缺铁黄化病 有机铁 肥效比较 新生 生长缓慢 缺铁黄叶病 
中国宏观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被引量:1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5年第6期21-23,共3页郑兴耘 
通过对农业宏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提出中国宏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智能农产品加工营销业、微生物发酵业、动物养殖业、植物种植业四元循环结构。这是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结构。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演变趋势 宏观 中国 农产品加工 微生物发酵 动物养殖业 可持续发展 演变规律 循环结构 
高产夏玉米的种植密度和肥料效应研究被引量:9
《核农学报》1998年第6期353-358,共6页王宝忠 潘家荣 郑兴耘 温贤芳 
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以玉米种植密度和N、P、K施肥量为供试因子,玉米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得出了夏玉米产量分别为≥10500kg/hm2,11250kg/hm2和12000kg/hm2的高产高...
关键词:夏玉米 密度 肥料效应 
灌溉条件下施氮水平对土壤作物系统中肥料氮素去向的影响被引量:20
《核农学报》1997年第2期97-102,共6页陈清 温贤芳 郑兴耘 潘家荣 
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
本试验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3种施氮水平(适宜施氮量N10∶150kgN·ha-1,低于适宜施氮量的50%N05∶75kgN·ha-1,高于适宜施氮量的50%N15∶225kgN·ha-1)对灌溉冬小麦氮素利...
关键词:施氮水平 冬小麦 吸收利用 氮素损失 
双氰胺对肥料氮在土壤中的转化及硝酸盐在芹菜体内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1
《核农学通报》1996年第6期269-272,共4页陈清 郑兴耘 温贤芳 潘家荣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添加双氰胺对尿素和碳酸氢铵在土壤中转化及芹菜对硝酸盐吸收的影响。在环境温度较高情况下 ,添加双氰胺对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速率仍起到较大的抑制作用。施肥两周后土壤铵态氮含量基本恢复至施肥前的水平 ,碳铵...
关键词:双氰胺 氮肥 氮素转化 硝酸盐累积 芹菜 
氮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去向——施氮水平的影响(英文)
《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第1期1083-1097,共15页陈清 温贤芳 潘家荣 郑兴耘 
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项目
利用^(15)N技术在灌溉条件下研究施氮水平(75,150,225kg/hm^2)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残留态无机态氮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kg/hm^2和150kg/hm^2施氮处理的冬小麦获得最高产量,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而225kg/hm^2处理的冬...
关键词:土壤-作物系统 施氮水平 PROFILE 中国农业科学院 EXCESS method 英文 利用研究 冬小麦产量 existed 
氮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去向——施氮水平的影响
《中国核科技报告》1996年第S1期54-55,共2页陈清 温贤芳 潘家荣 郑兴耘 
利用15N技术在灌溉条件下研究施氮水下(75,150,225kg/hm2)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残留态无机态氮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5kg/hm2和150kg/hm2施氮处理的冬小麦获得最高产量,...
关键词:土壤-作物系统 施氮水平 冬小麦产量 施氮处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 氮素利用 籽粒产量 利用研究 最高产量 地下水污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