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质

作品数:546被引量:29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聂京凯王冠宇王茂成韩钰刘婷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钱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枚来自古丝绸之路的铜范
《安徽钱币》2011年第4期49-50,共2页宋岗梧 
此品总长49.5mm,两端为板状折柄,折柄侧有坡度。正面中连圆形如大五铢或货泉状钱形铜件。中部网件有外廓,外径30mm,缘圈高且深。与柄垂直外圆朽处有楂口痕,疑为连接通道的楂口。
关键词:铜件 青铜 铜质 钱币 文物考古 
莫将伪品作珍藏
《安徽钱币》2011年第4期54-56,共3页余石泉 
拜读《安徽钱币》2011年第三期刊登一枚“光绪元宝库平一两”,试铸铜样币.我查阅众多资料,未闻有记载,细审图照属红铜质,币的边缘可认定是人工磨边形成传世痕迹,包浆生硬。不自然,当时银两制时期“一”字的写法为大写“壹”字,...
关键词:珍藏 伪品 《安徽钱币》 光绪元宝 “一”字 铜质 银两 
周元通宝的铸造背景
《安徽钱币》2011年第2期11-12,共2页夷风 
周元通宝,一般钱径在24mm至25mm左右,大型者达到25.8mm,小型者只有22.6mm;重量一般在3g至4g之间,最重者4.6g,轻者只有2.9g。周元通宝在形制上仿造唐开元钱,钱文隶书,宽缘深字,一般铸造工整精湛,幕之四周多有星月等纹饰,也是五代时期铸...
关键词:铸造 五代时期 开元钱 形制 钱文 纹饰 钱币 铜质 
披介三枚异版趣味古钱
《安徽钱币》2011年第2期27-27,共1页张传谦 
元丰通宝,折二、行书,旋读,直径28.88mm,重5.7g,铜质(图1)。此品面文"元丰通宝"四个字及穿廓均呈左横向重影,背穿廓及穿上连外缘处两小星纹亦呈左向重影。然而其面、背外缘却无此重影或移范现象。
关键词:古钱 趣味 重影 外缘 铜质 
湖州发现“大泉五朱”特大型铅钱探
《安徽钱币》2011年第1期34-35,共2页刘健平 
我在《安徽钱币》2008年第1期中曾写过《“大泉五朱”钱初探》一文,以湖州发现的铜质“大泉五朱”小钱实物作佐证,依据史料和历来出土资料,以为三国吴国钱币应分为大泉五千、大泉二千、大泉当千、大泉五百、大泉五十、大泉五朱等币...
关键词:大泉五十 特大型 湖州 《安徽钱币》 铅钱 2008年 拾荒者 铜质 
楚国“ ”字贝铜范制造方法研究
《安徽钱币》2010年第3期35-36,共2页徐达元 齐思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市场交易中使用的铜质货币,钱币学界称为“楚铜贝”,也有称为“鬼脸钱”或“蚁鼻钱”的。这种铜质货币的形状呈椭圆形,一端稍大,另一端略小,正面凸起并有阴文,小端有小孔,其孔有通孔和不通孔之分,背面平夷...
关键词:铜质 制造方法 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 市场交易 钱币学 货币 纹饰 
介绍一枚吉林省造当二十笛铜元
《安徽钱币》2010年第2期53-53,共1页罗尚熙 
笔者收藏一枚吉林省造当二十筒大铜元。多次欣赏,爱不释手。但究竟为何而造此钱?百思不得其解。现作一介绍,与泉友同欣赏,共研究:此币铜质为肉红色,图文清晰。直径37mm,
关键词:吉林省 铜元 欣赏 铜质 
浅析唐“开元红钱”
《安徽钱币》2010年第2期29-29,共1页汪有民 
近些年来,泉界悄然出现了一个“开元红钱”的词汇,系指紫铜质的红色唐开元,并有当时新疆地区所铸和戍边守军所铸两种说法。本文仅就此浅作解析。“红钱”本是专指清代新疆所铸的普尔钱和方孔制钱,
关键词:红钱  新疆地区 铜质 清代 
嘉庆通宝“单点通”小平钱
《安徽钱币》2010年第1期36-36,共1页钱渭 
笔者2009年6月从一农民手中集得嘉庆通宝小平钱一枚,直径24.9mm、穿径5.5mm、宽缘3mm、厚度12mm、重量4.7g,该币为传世流通品,铜质黄铜且精细,制造精整规矩,文字非常清晰高挺,字口深峻,
关键词:嘉庆通宝 小平钱 2009年 铜质 
池州发现日本“和同开珎”银币
《安徽钱币》2010年第1期29-29,共1页王祥进 王幸福 
“和同开珎”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即公元708年,铸有铜质、银质钱。我们在近期的钱币普查中,发现了一枚银质“和同开弥”,此币出土于池州市建设西路口(唐时池州北门,为通江水路码头),重5.0g,直径24.1mm,内穿5.9mm,...
关键词:“和同开珎” 池州市 银币 日本 铜质 钱币 出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