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粒径分布

作品数:105被引量:112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智李红丽雷加强桂东伟曾凡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海省3种地带性土壤粒径分形特征被引量: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4年第6期1108-1114,共7页王鸿霞 宋明丹 塔林葛娃 李月梅 王乾冰 刘承琦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303);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23-NK-A3)资助。
以青海省海西州西北部和海南州南部不同地带性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研究该区域3种地带性土壤粒径分布及其分形维数的差异性,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利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样品的粒径分布,并通...
关键词:青海 土壤质地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土壤粒径分布 
不同耕作方式对广西旱坡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668-1679,共12页张文龙 邵金华 黄凯 陈立民 韦本辉 黄国勤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57,桂科AB23026021)。
【目的】针对南方旱坡地犁底层上移、土壤水肥流失严重、产量不稳等问题,通过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坡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的影响,为构建和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促进作物根系生长、选择有效的耕作方式和作物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关键词:耕作方式 旱坡地 土壤粒径分布 土壤质地 土壤粒度参数 
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草地开垦及退耕造林对土壤粒径分布和养分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24期4919-4932,共14页罗玉红 黄予姝 珠娜 李乐 程延彬 刘嘉慧 张敬敏 包雨凡 徐诺 闫玉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30065,42071070);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F1304102);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AS-ZDRW202417,G2024-01-02)。
【目的】深入探讨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区天然草地在历经60年农业耕作后其土壤质地和养分的动态变化,以及评估实施退耕造林18年是否能有效消减长期开垦耕作对土壤粒径分布及养分造成的负面影响,旨在加深对该地区生态恢复进程中土壤质量演...
关键词:天然草地 开垦 退耕造林 土壤粒径分布 粒度参数 土壤养分 锡林郭勒盟典型?原 
祁连山南坡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
《草原与草坪》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张虔 袁杰 曹广超 姚鸿云 李晓燕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ZJ-937Q);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研究中心开放课题(GKQ2019-1)。
【目的】探究祁连山南坡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揭示不同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效果。【方法】选择青海云杉、高山灌丛、高山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粒度组成,拟合各生态系统土壤粒径和体积分形维...
关键词:祁连山南坡 土壤粒径分布 水土保持 分形维数 土壤蓄水 
南平市不同地势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粒径分布的关系
《北部湾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苏丽鳗 陈建 叶宏萌 李国平 杨思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5218);武夷学院横向项目(2022-WHFW-018)。
通过对南平市丘陵地区平地和坡地2种地势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粒径分布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南平市丘陵地区不同地势土壤水分与土壤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为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平地和坡地2种地势土壤含水率较高,分别...
关键词:土壤含水率 土壤粒径分布 地势 南平市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根区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周成乾 胡广录 李嘉楠 刘鹏 陶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61102,41867074);甘肃省水利厅水利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推广项目(甘水建管发[2021]71号)。
探究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根区土壤颗粒分布及分形特征,可对区域生态植被建设和荒漠化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选取黑河中游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内3种固沙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固沙植物根区0~1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粒度组成...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 固沙植物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土壤粒径分布 
向家坝工程扰动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边坡土壤颗粒分形特征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23年第4期83-89,共7页马悦阳 夏栋 舒倩 郭士维 罗婷 闫书星 刘大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147);自然资源部城市自然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F-2019-04-071)。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修复后边坡土壤颗粒分形特征,为分形维数作为评价修复后向家坝工程扰动区边坡土壤质量的综合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向家坝工程扰动区6种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的0—10 cm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
关键词:土壤粒径分布 分形维数 土壤养分 生态修复 
吸管法与扫描电镜法测定中国水蚀区典型土壤粒径分布对比
《水土保持通报》2023年第3期165-175,共11页彭婷婷 白雪 杨扬 高晓飞 刘瑛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影响切沟侵蚀的动力机制与模拟”(42130701);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典型黑土区冻融循环特征及其对水力侵蚀的影响机制”(2021-ZD-05)。
[目的]利用扫描电镜法(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评估吸管法(pipette method,PM)对中国水蚀区不同土壤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的测定结果,以期为各典型土壤PSD的测定及其结果在土壤侵蚀模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粒径分布 吸管法 扫描电镜法 中国水蚀区 
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演变对土壤粒径分布及蓄水性的影响被引量:1
《水土保持通报》2023年第2期1-8,共8页张瑞豪 肖洋 邵社刚 徐金忠 倪栋 乔雨彤 周琪睿 付兴悦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土区切沟变化特征对融雪侵蚀的响应”(LH2020D018);公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北方高寒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用于道路工程创面生态防护的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研发”(2017-9058)。
[目的]研究侵蚀作用对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表层土壤的影响,为该区土壤资源合理运用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不同发育程度侵蚀沟为研究对象,对切沟沟头的沟坡和沟底土壤的粒径分布及蓄水性进...
关键词:黑土区 坡耕地 土壤侵蚀 土壤持水 土壤入渗 
喀斯特山区土壤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可蚀性的影响被引量: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5期563-571,共9页丰秋兰 周运超 
贵州省人才团队项目(QKHPTRC[2018]5261、QKHPTRC[2019]5614);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7);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QKHZC[2018]2305)。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喀斯特山区有林地、灌木林地、灌丛、荒草地、退耕地和耕地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颗粒组成,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分布、分形及可蚀性差异,并阐明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与土壤可蚀性的关系...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粒径分布 分形维数 可蚀性K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