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磷

作品数:998被引量:8319H指数:4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明芳徐明岗王玉军李书田周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磷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负荷增强条件下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427-440,共14页李尔恒 孙志高 宋振阳 贺攀霏 武慧慧 方冠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237110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23J02012);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输氮形态为NH_(4)^(+)-N和NO_(3)^(-)-N,NH_(4)^(+)-N∶NO_(3)^(-)-N=1∶3.3),对比研究了输氮6个月(T6)和18个月(T18)后不同氮负荷水平下(对照处理,N0,0 g·m^(-2)...
关键词:磷赋存形态 氮负荷水平 动态变化 芦苇湿地 闽江河口 
铁改性生物炭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和有效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4年第9期1782-1793,共12页苏杨 冼卓慧 张俊涛 
广州林业园林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61900000139);广州市生态园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2206010058);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部门预算项目(202307130200)。
【目的】受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普通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差。本研究尝试通过铁改性提升生物炭的磷吸附能力,以增强磷的固储能力,减轻土壤磷流失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供试生物炭包括核桃壳炭(WSB)、水稻秸秆炭(RSB)和木质炭(WB)。...
关键词:铁改性生物炭 矮牵牛 土壤磷 磷吸附 磷解吸 
设施土壤磷素固持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4年第4期868-879,共12页尹贵明 樊秉乾 王洪媛 刘宏斌 武淑霞 陈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22YFD170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207395)。
我国设施土壤磷素高量积累继而流失是造成相邻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施用磷素固持材料是有效减少土壤磷流失的措施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室内条件下几类磷素固持材料(黏土矿物类、铁铝类、钙镁类和其他类)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和吸附机...
关键词:设施土壤  磷素固持材料 磷吸附量 磷形态 
干湿交替条件下鄱阳湖洲滩湿地土壤磷形态转化与释放风险研究被引量:5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365-376,共12页李荣富 廖文成 吴虎彬 姚忠 刘亚军 刘丽贞 吴永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267029,42161022);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12BAB213041,20232BAB213072);江西省科学院省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示范项目(No.2021YSBG22030,2023YSBG21005,2023YRCS001,2023YJC2005);江西省科学院引进博士项目(No.2020-YYB-24);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二期项目(No.2022-LHYJ-02-0505-01)。
鄱阳湖洲滩湿地季节性淹水/裸露,这种土壤干湿交替条件对洲滩湿地土壤磷的形态与内源释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文于退水期、枯水期、涨水期、丰水期采集了季节性淹水洲滩湿地土壤和常年淹水沉积物,测定其磷形态、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
关键词:总磷分级 磷转化 干湿交替 洲滩湿地 鄱阳湖 
土壤磷有效性调控亚热带森林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对凋落叶输入的响应
《植物生态学报》2024年第2期242-253,共12页吴君梅 曾泉鑫 梅孔灿 林惠瑛 谢欢 刘苑苑 徐建国 陈岳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01142和2020J01397)。
探究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对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情况和土壤养分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亚热带森林土壤风化严重,土壤磷有效性低,但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水平的植被生产力。在气候变化(如变暖和CO_(2)浓度增加...
关键词:凋落叶 磷添加 土壤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 磷限制 
不同年限稻田红壤发生层土壤磷的固持容量及其释放潜能研究被引量:3
《土壤学报》2023年第6期1724-1736,共13页牛犇 王艳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87)资助。
以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中期稻田(MP)、新稻田(NP)与老稻田(OP)的发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吸附-解吸实验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稻田红壤各发生层土壤磷的固持能力(PSI)、最大固持容量(MCSP)及释放潜能的变化差异与影响因子,明...
关键词:稻田红壤 磷吸持指数 磷固持容量 吸附-解吸 结构方程模型 
洱海流域高肥力土壤的碳磷比特征及调控途径被引量:1
《水土保持学报》2023年第6期255-261,共7页李丹丹 彭懿 冯固 张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112)。
为提高高肥力土壤磷素安全可持续利用,探究高肥力土壤碳磷比特征。选取洱海流域3种典型作物类型(粮食作物—玉米、地方特色高值经济作物—烤烟和高值高投入作物—蔬菜)作为研究对象,采集27个样点土壤,测定土壤碳磷含量并计算碳磷比。结...
关键词:土壤磷固持 微生物量磷 碳磷比 高肥力土壤 洱海流域 
土壤磷素研究进展被引量:3
《农业与技术》2023年第22期80-83,共4页姚欢丽 
水溶性磷肥在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固定,通常当季磷肥利用率仅为10%~25%。磷肥的持续大量施用,使得磷在耕地中积累的环境风险持续升高。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土壤磷素累积的现状及危害,总结了土壤磷素的分级形态、固定机制...
关键词:土壤  累积 活化 机制 进展 
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年第8期33-41,共9页王辉 王清洲 付庆灵 朱俊 叶磊 胡红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907)。
研究水稻秸秆还田深度对稻田土壤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探索黄棕壤性水稻土最适秸秆还田深度,可为提高秸秆利用率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水稻秸秆还田0 cm(S0)、10 cm(S10)、20 cm(S20)、30 cm(S30)土层,...
关键词:水稻秸秆 还田深度  生物有效性 
“土壤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以土壤磷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2023年第26期153-156,共4页邱兰兰 贺山峰 
2021年度山东省教改面上项目“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M2021097)。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实验课作为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与理论课同样重要。以“土壤学”实验课程为例,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实验教学设计,...
关键词:课程思政 土壤学 实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