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湿地

作品数:317被引量:1980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白洁王维奇贾庆宇赵阳国田伟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负荷增强条件下闽江河口芦苇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427-440,共14页李尔恒 孙志高 宋振阳 贺攀霏 武慧慧 方冠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237110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23J02012);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氮负荷增强模拟试验(输氮形态为NH_(4)^(+)-N和NO_(3)^(-)-N,NH_(4)^(+)-N∶NO_(3)^(-)-N=1∶3.3),对比研究了输氮6个月(T6)和18个月(T18)后不同氮负荷水平下(对照处理,N0,0 g·m^(-2)...
关键词:磷赋存形态 氮负荷水平 动态变化 芦苇湿地 闽江河口 
营养物质添加对黄河口潮滩湿地脱氮过程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10期368-377,共10页赵春宇 尹涵宇 张芬 王文彬 张晓黎 赵逸昳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ZR2020QC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307315);德州学院博士启动基金(No.2019xjrc338);德州学院学科(平台)建设项目(No.2023XKZX030)。
为探究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对湿地土壤脱氮过程的影响,采集黄河口芦苇湿地土壤进行加富盆栽实验,测定并分析了土壤反硝化(DNF)速率和厌氧氨氧化(AMX)速率、功能基因丰度、酶活性及理化因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不同营养物质输...
关键词:营养物质添加 反硝化作用 厌氧氨氧化作用 影响因素 黄河口芦苇湿地 
太湖北部湖滨带湿地夏季芦苇种群动态研究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24年第9期1-9,28,共10页吕家铭 邵克强 汤祥明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BK20220018);无锡市太湖蓝藻治理科研项目。
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针对近年来太湖北部湖滨带芦苇湿地的重建与恢复,在芦苇湿地分布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位面积取样法,分析湿地中芦苇植株高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探究湿地土壤因子对芦苇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
关键词:太湖 芦苇湿地 生物量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辽河口湿地 稻蟹共养 丰收加倍
《森林与人类》2024年第8期60-67,共8页郭丽 孙忠正(摄影) 
辽宁盘锦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滨海芦苇湿地。近年来,盘锦开展了“水鸟友好型”的稻渔养殖实践,进行稻-蟹共养,在盐碱地上种出了特色稻米、产出了肥美河蟹,鸟类多样性有增无减,实现了农业生产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关键词:辽宁盘锦 养殖实践 生态系统 芦苇湿地 鸟类多样性 友好型 盐碱地 
2011–2018年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4年第2期176-186,共11页魏思羽 李培广 初小静 宋维民 王晓杰 赵明亮 张孝帅 韩广轩 
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03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2101)。
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长期、连续的碳水通量涡度监测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然而,由于相关监测数据数量的欠缺,关注湿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变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亟需高质量的监测...
关键词:涡度协方差 黄河三角洲 芦苇湿地 碳通量 水通量 
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初步研究--以汉源县为例被引量:1
《环保科技》2024年第2期5-10,共6页何俊 周洋 梁美铃 王维平 许晓 王槐 
雅安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YAB2023001)。
根据大渡河流域中高山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污水来源分散、间隙性排放,且统一纳管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特点,本文以汉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为例,考察了其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果,并对运维费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大渡河流域 芦苇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模式 汉源 
盐碱湿地水溶性物质对冻融干扰的响应
《北方园艺》2024年第7期67-74,共8页田宇鑫 姜珊 解雨欣 周谕茜 刘骞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JJKH20220588KJ);长春大学攀登计划资助项目(ZKP202202)。
以松嫩平原盐碱区查干湖湿地土壤为试材,采用模拟冻融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冻融温度、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变化及水溶性物质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揭示盐碱湿地土壤水溶性物质对冻融循环和冻融温度的响应,为评价土壤...
关键词:芦苇湿地 冻融干扰 荧光特性 水溶性物质 
太湖北部湖滨带芦苇湿地夏季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环境生态学》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吕家铭 杨桂军 邵克强 高光 汤祥明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BK20220018);无锡市太湖蓝藻治理科研项目联合资助。
为了解太湖北部湖滨带芦苇湿地夏季水质时空变化,于2022年6—9月,在芦苇湿地时空分布调查的基础上,分别采集典型湖滨带芦苇湿地表层水体样品,测定pH、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叶绿素a(Chl-a)等水质理...
关键词:太湖 芦苇湿地 水质评价 综合营养状态指标法 时空变化 
黄河口咸淡水交互作用对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的影响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2期415-423,共9页于淼 郭雪莲 栗云召 张昆 杜朝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C0505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06218)资助。
河口湿地具有显著的咸淡水交互特征和长期持续的固碳能力。本研究以黄河口咸淡水交互区芦苇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弱强度交互区、中等强度交互区、较高强度交互区和高强度交互区布设60个研究点位,分析咸淡水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
关键词:黄河口 咸淡水交互作用 芦苇湿地 有机碳储量 空间分异 
闽江河口湿地围垦稻田对土壤铁碳结合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刘旭阳 王纯 郭萍萍 方云英 沈李东 胡世文 黑杰 王亚非 胥佳忆 王维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口湿地围垦稻田后土壤铁结合态有机碳的演变趋势和稳定机制”(42077086)。
土壤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是有机碳长期维持的主要途径,但其机理研究仍较为薄弱。为探究河口湿地围垦稻田对土壤铁碳结合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福建省闽江河口天然芦苇湿地与围垦稻田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类型土壤中的铁结合态有机碳(Fe-OC...
关键词: 铁结合态有机碳 芦苇湿地 稻田 闽江河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