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形态学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何毓蓉徐祥明贺秀斌张保华周红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山地学报》《土壤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土壤微形态学的研究与展望
《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18年第8期58-59,共2页李卫华 
随着科技的发展,偏光显微镜逐渐问世,并开始应用于土壤研究中,形成了土壤学研究的新篇章——土壤微形态学。本文主要针对土壤微形态学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并对其未来作出展望。
关键词:土壤 微形态学 研究进展 展望 
《土壤微形态研究理论与实践》出版
《山地学报》2016年第3期273-273,共1页张丹 
由何毓蓉、张丹编著的《土壤微形态研究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关于土壤微形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专门著作,40万字,2015年8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土壤微形态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开篇,介绍了土壤微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微形态 土壤微形态学 土壤薄片 理论与实践 一本 专门著作 地质出版社 偏光显微镜 相关学科 地理学研究 
基于SFS的土壤三维结构恢复及孔隙度计算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23期4950-4956,共7页王虓 温维亮 郭新宇 王传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454);国家863计划课题(2013AA1024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35B01)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土体结构和孔隙度等特征,提出一种基于SFS算法(shape from shading)的土壤三维结构重构方法。【方法】首先获取土壤的灰度显微图像,根据朗伯表面漫反射模型建立土壤的光照方程;然后利用泰勒展开法和雅克比...
关键词:土壤微形态学 SFS 三维结构重建 土壤孔隙度 正态分布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旧石器文化遗址——沉积物的土壤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4
《东方考古》2011年第1期349-352,共4页靳桂云 郭正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13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XDA05130603-B)共同资助
一、引言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该遗址包括上、下两个文化层,根据热释光测年结果,上、下文化层的年龄分别为距今1.9万~1.5万年和2.6万~2.2万年。对遗址的地貌和旧石器时代文化...
关键词:遗址 沉积物 东方广场 文化层 活动 文化 
国外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进展被引量:5
《山地学报》2011年第6期721-728,共8页徐祥明 何毓蓉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前沿方向项目"中国土壤微形态研究"资助~~
土壤微形态学从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土壤学各个领域,解决了很多土壤学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土壤微形态学方法进行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与国内比较,国外土壤微形态学各方面的发...
关键词:土壤微形态学 国外研究进展 应用研究 
应用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微形态学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年第1期107-111,共5页徐祥明 何毓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YW-409);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01A11)资助
土壤微形态学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土壤学各个领域,解决了很多土壤学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微形态学方法进行土壤形成演化和系统分类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取得了...
关键词:土壤微形态学 形成演化 系统分类 
土壤微形态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2期71-73,共3页廖超林 何毓蓉 张杨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25103);湖南农业大学校人才引进基金(06YJ30)资助课题
作为土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土壤微形态学自从创建以来,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创新性研究,在其研究技术与研究内容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简单回顾了土壤微形态学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土壤微形态研究的主要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土壤微形态学 研究进展 展望 
土壤微形态国际大会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第3期46-46,共1页
关键词:土壤微形态学 国际大会 电子扫描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显微技术 共焦显微镜 同步加速器 第四纪地质 
土壤微形态学研究进展及前瞻被引量:4
《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6期34-40,共7页申朝瑞 庞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11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D01)共同资助
土壤微形态学兴起至今,其研究技术、手段得到了很大改进,应用也从早期单纯的薄片研究扩展到土地利用、环境重建、土壤肥力评价等许多方面.本文对国内外这一领城内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微形态 土壤 研究进展 应用前瞻 
中国成功获得第十三届国际土壤微形态学大会主办权
《土壤学报》2005年第1期170-170,共1页
第十二届国际土壤微形态学大会于2004年9月20~26日在土耳其的阿达拉召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贺秀斌研究员代表中国土壤学会向国际土壤微形态学专业委员会提出在中国主办第十三届大会的申请,经过申请陈述和答辩,...
关键词:中国 大会 国际 申请 成功 波兰 成都 土壤微形态 土壤学 研究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