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艺术

作品数:56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雪梅王竺君顾维琳李怡李蕴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馆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版)》《中国民族》《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维兹诺小说《蓝鸦》中土著艺术的美学流动
《山东外语教学》2024年第2期92-102,共11页李雪梅 罗海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1&ZD281);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美国本土裔文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2YJA752013)的阶段性成果。
艺术的流动不仅是审美体验的源泉,更是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融合的催化剂。美国作家维兹诺从艺术的反历史、生存和共同体三个美学角度切入,再现了土著艺术在流动过程中的反抗与融合,表达了作家对美国官方历史叙事的批判、对艺术疗愈战争创...
关键词:杰拉尔德·维兹诺 《蓝鸦》 反历史美学 生存美学 美学共同体 
土著艺术的越界与世界性——以维兹诺的小说《蓝鸦》为例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李雪梅 罗海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族裔文学中的文化共同体思想研究”(21&ZD28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美印第安文学中的共同体书写研究”(21BWW0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本土裔文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22YJA752013);辽宁省高校基本科研项目(LJKMR20221540)。
艺术的越界既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也是一种审美政治在场的昭示。杰拉尔德·维兹诺从艺术的越界角度切入,再现了《蓝鸦》在越界流动中土著艺术思想的变迁,展示了土著艺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及其能够在接纳外部影响的同时坚守...
关键词:杰拉尔德·维兹诺 《蓝鸦》 越界 世界性 
红石地带的脉搏——从“澳大利亚之心”展览看澳洲土著艺术
《美术观察》2021年第11期36-37,共2页李孟陶 
在澳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有一块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在这片红土中心的沙漠地带屹立了上亿年。当地原住民称其为“乌鲁鲁(Uluru)”。随着天气和光线的变化,其饱满的红色会呈现不同的深浅。它就像矗立在荒漠中的一位性格多面的红色巨人,历...
关键词:沙漠地带 澳大利亚 原住民 乌鲁鲁 澳洲 红色 
自然的艺术表达--从澳洲树皮画看澳大利亚原始艺术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1年第6期126-128,共3页顾杰 胡翠翠 
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动画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成果(项目编号:201902050009);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国动画史博物馆虚拟仿真实验》成果(项目编号:202002047005)。
树皮画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创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是天然和人工巧妙融合的表现,记录着土著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文章从树皮画的制作过程、装饰题材以及内涵形式入手,浅谈树皮画中所蕴含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原始艺术。其创...
关键词:澳洲树皮画 土著艺术 非洲纸莎草工艺 比较法 
贵霜王朝秣莵罗造像中的大象形象研究
《美术》2021年第4期136-137,共2页孙语崎 
长期以来,佛教的产生大多被归结为公元前6世纪印度北部吠陀社会(Vedic Society)内部分化的结果,因此被认为是婆罗门教(吠陀社会的主流宗教)的"变种"或"外道",即衍生变革。然而,早期佛教艺术中却包含了大量印度土著民族艺术的影响。(1)...
关键词:土著艺术 印度北部 贵霜王朝 土著民族 吠陀 大象 内部分化 早期佛教艺术 
全球化视域下的艺术界考察与实验民族志书写——2020年度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动态及热点评述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2021年第2期131-140,共10页陈韵 
2020年度,西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式变得更具实验性,面对全球化世界中复杂的文化现象,民族志与当代艺术进一步融合,以一种超文本、多模态、多感官的方式展开。与此同时,随着传统艺术史叙事之外的土著群体积极投身艺术与文化领域,艺术人...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艺术界 实验民族志 土著艺术 全球化 
土著艺术中心模式:澳大利亚土著艺术文创产品开发研究
《装饰》2020年第12期128-129,共2页俞崧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科类课题(编号:RZ2000001212)
澳大利亚土著艺术中心以其独特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土著艺术文创产品的发展,使得土著艺术被视为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本文通过赴澳实地调研,以探索土著艺术中心成功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
关键词:文创产品 澳大利亚土著 土著艺术 土著艺术中心 
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原始艺术书写——莱昂哈德·亚当《原始艺术》导读
《民族艺术》2020年第4期152-159,共8页姜楠 李修建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西方艺术人类学学术史”(19BA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德裔人类学家莱昂哈德·亚当的《原始艺术》是艺术人类学史上一部值得关注的著作。亚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写出该书,他学识广博,视野开阔,书中资料非常详尽,对世界各地的原始艺术做了一个概览。他受德国历史主义影响甚深,同时吸收传...
关键词:莱昂哈德·亚当 《原始艺术》 历史主义 土著艺术 艺术人类学 
超越包容
《艺术工作》2020年第2期112-115,共4页克里斯托弗·格 李玉华(译) 
目前,几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出了美国艺术的本土艺术品,但这种姿态并不总是尊重创造这些作品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美国艺术 本土艺术 文化价值 美洲土著艺术 土著艺术家 
社会中的艺术——2019年艺术理论类著作盘点
《中国图书评论》2020年第3期20-27,共8页卢文超 杨丽暄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研究”(19ZD01)阶段性成果;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资助.
2019年,国内出版的艺术理论类著作精彩纷呈。在对2018年该领域著作的盘点中,我们选择了"艺术与社会"的视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盘点更容易聚焦,对读者也会更有助益。2019年,我们打算延续这样的思路,聚焦于...
关键词:山水画 专注性 剧场性 土著艺术 勃朗特姐妹 陈葆真 鲁本斯 新艺术运动 江南文人 打工诗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