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乳淋巴结

作品数:112被引量:34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贺青卿赵志华姜军李建彬杨新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VMAT与IMRT的剂量学、急性放射不良反应比较
《实用癌症杂志》2025年第2期261-265,共5页柳元 苏传付 
目的比较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患者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术后体积调制电弧治疗(VMA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周围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和急性放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26例内乳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均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胸腔镜内...
关键词: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 手术 VMAT IMRT 剂量学 放射毒性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优化处理研究进展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英文)》2024年第5期605-608,共4页毕钊 王永胜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22M721987)。
目的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和腋窝淋巴结均为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其转移状况是确定分期和制订辅助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乳腺癌腋窝区域处理已趋于个体化,在优效全身治疗和精准放疗支持下,IMLN的微创...
关键词: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 放疗 新辅助治疗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5期308-314,共7页潘荔生 刘忠强 周莹莹 陈勃 李晏宁 徐金锋 蔡隆梅 王宏梅 
内乳淋巴结(IMN)是指位于胸骨外侧缘约0.5 cm的淋巴结链。与IMN阴性患者相比,IMN阳性患者远处转移风险增高、预后较差。由于IMN的解剖学位置特殊、体积小及其检出率受各项检查技术敏感度及特异度的限制,目前在临床实践中缺乏准确检测IM...
关键词: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 多模式治疗 内乳淋巴结 
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在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年第16期15-18,39,共5页桑林 巩雪 
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自由探索项目(XJZT18ML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FNA)在乳腺癌内乳淋巴结(IM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IMN的乳腺癌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在超声引导下行IMN穿刺活检,88例采用空芯针活检(CNB,CNB组),72例采用FNA(FNA组)。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比...
关键词: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 超声引导 针吸活检 空芯针活检 
高频超声对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临床医学工程》2024年第7期775-776,共2页涂楠田 李家燕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患者内乳淋巴结(IM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疑似发生IMLN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转移组(60例,发生IMLN转移)和未转移...
关键词:高频超声 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影像技术》2024年第3期65-69,75,共6页李楠 钟金秀 秦雪秀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应用在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这一时段内确诊医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内乳淋巴结的金标准,并将全体患者划分成两组,其中72...
关键词: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转移 高频超声 诊断 
内乳放疗对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全睿 武宁 
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癌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预防放疗可为术后高危患者带来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的获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 ALN)和内乳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 腋窝淋巴结 内乳淋巴结 区域淋巴结 转移部位 长期生存 高危患者 局部控制 
深吸气屏气技术对左侧乳腺癌术后包含内乳淋巴结调强放疗的心脏剂量学影响被引量:2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3年第12期979-985,共7页周咏春 孙祥露 吴焕 孙楠 李威 韩洋 邓虎 谢凌霄 张蕾 符诗薇 江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633);蚌埠医学院“512人才培育计划”项目(BY51201211);蚌埠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Byycx2205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技术项目(2022164)。
目的探索左侧乳腺癌术后包含内乳淋巴结调强放疗时,实施深吸气屏气技术(DIBH)对心脏剂量学的影响。方法观察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3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行包含内乳淋巴结调强放疗(IMRT)患者心脏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关键词:深吸气屏气技术 内乳淋巴结照射 左侧乳腺癌 放射性心脏损伤 调强放疗 
初诊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3年第17期1040-1045,共6页申东星 尚宇光 韩慧娜 朱龙玉 李晓红 张钧 孔德友 
河北省青年科技课题(20221355,20221360)。
目的分析初诊乳腺癌患者发生内乳淋巴结(IMLN)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内乳区放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01-01-2016-01-01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69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80岁,中位年龄48岁。...
关键词:乳腺癌 内乳淋巴结 危险因素 预后 放射疗法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外科处理:理念变迁与实践转化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3年第3期225-229,共5页石志强 邱鹏飞 王永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2873);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04080456)。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外科处理的主要目的曾是改善生存、增加局控和提供分期,随着系统治疗和放疗不断优化,其对于患者生存和局控的贡献日趋降低。目前循证医学证据积累的基础上,腋窝淋巴结处理已经逐渐趋于个体化水平,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
关键词:乳腺癌 区域淋巴结 外科手术 腋窝淋巴结 内乳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