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丘

作品数:11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振岩常津焕安菊华罗安屏朱同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学研究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天然气地球科学》《石油实验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琼东南盆地北礁地区梅山组丘形反射特征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7年第12期53-62,共10页李俞锋 蒲仁海 胡宝清 樊笑微 李斌 邓东 王飞 郭瑞川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90451);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北部湾海陆过渡带生态环境演化机理及其情景模拟研究(41361022);广西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北部湾海陆交互关键带与陆海统筹发展研究(2016JJF15001)
目前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中中新统梅山组顶部丘形反射引起广泛关注,但对其成因有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高精度二维、三维地震、钻井资料,研究丘形反射的特征。研究表明北礁地区梅山组顶部发育近东西向展布的长条形丘体,丘间为水道,丘内为中...
关键词:北礁凹陷 梅山组 丘形反射 多边形断层 底流 泥丘 半深海沉积环境 
大民屯凹陷泥丘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被引量:4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0年第6期20-28,共9页安菊华 陈振岩 常津焕 宋玉军 
介绍了研究区泥丘的分布特征,即群状分布特征,泥丘上拱层位不一,高处可达东营组顶部。论述了泥丘的形成机制,认为泥丘的形成和源岩的生排烃有直接关系。讨论了研究区泥丘的形成时间,指出,由于泥丘的形成导致在泥丘周围形成一系列油气藏...
关键词:泥丘 形成机制 深度偏移 油气藏 泥底辟构造 
鄂西台地东部陡山沱期微生物泥丘的聚磷控矿作用被引量:2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年第3期261-270,共10页陈辉能 朱士兴 管爱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基金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
关键词:鄂西 台地 泥丘 生物群落 聚磷 控矿作用 
莺歌海盆地地震异常体特征及其地震地质解释被引量:5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7年第2期131-138,共8页王槐基 
文中讨论了莺歌海盆地地震异常体的特征,并就地震异常体出现的各种地震相,反射结构、构造形迹等进行了地震地质解释。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 地震异常体 特征 地震地质解释 泥丘 古火山活动 遗迹 含油气盆地 
莺歌海盆地地震异常体成因机制管窥被引量:6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6年第2期114-121,共8页王槐基 
莺歌海盆地是一个独特的盆地,盆地中发育了众多的地震异常性。在对其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磁资料、钻井资料探讨了其形成机制,认为莺歌海盆地的地震异常体是贯穿新生界古火山活动的遗迹。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 地震异常体 成因机制 含油盆地 地震勘探 泥丘 火山活动 地震相 
一种特殊的泥岩刺穿圈闭浅层天然气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第A01期114-120,共7页周发平 方炳钟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BT构造上的底辟泥岩和(或)泥岩刺穿遮挡圈闭形成的天然气藏,类型多、埋藏深度浅、储层性质好、气井产量高、储量规模比较大,而且综合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特征明显、易发现。这种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浅层天...
关键词:泥丘 泥岩剌穿 浅层 气藏 天然气 圈团 
莺歌海盆地泥丘类型与油气藏形成的关系被引量:7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第5期4-11,共8页昝立声 
莺歌海盆地中部坳陷区的泥丘构造可分为能量保存型和能量释放型。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前者顶部和上覆地层呈隆起状,后者顶部和上覆地层呈塌陷状。能量保存型泥丘顶部和其周围的岩性圈闭是形成油气藏最有利的地方。
关键词:油气藏 莺歌海盆地 石油生成 
一个最古老的肾形藻泥丘相的首次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以滇东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例被引量:4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2年第4期20-28,共9页朱同兴 罗安屏 
迄今为至,国内外对肾形藻的研究还很少,而且研究多集中在寒武纪泥丘相(Pratt,1984;James&Klappa,1983;王剑等,1990)和泥盆纪泥丘相(Mountjoy&Jull,1978;高健,1991)中,还未涉及到前寒武纪。近年来,通过对滇东北地区震旦纪灯影期中大比...
关键词:肾形藻 灯影组 震旦系 云岩 岩相古地理 空间展布 滇东北 前寒武纪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 
莺歌海盆地泥丘的成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被引量:2
《石油实验地质》1992年第3期244-251,共8页昝立声 何家雄 
莺歌海盆地沉积中心的T_2至T_σ反射层,是沉积巨厚的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埋藏于生油门限深度3250m以下,有机质业已成熟并生成烃类,使泥岩孕育着高温、高压状态的烃类聚集。盆地边缘沉积的粗粒砂砾,沿着盆地基底斜坡向沉积中心下滑产生的...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 泥丘 构造 油气圈闭 
广西上泥盆统肾形藻泥丘的沉积模式和成岩模式
《地球学报》1991年第2期129-142,共14页高健 
本文从沉积学角度研究肾形藻泥丘的形成、发育及其成岩作用,对肾形藻及其有关藻类给予了初步的形态分类,指出广西含肾形藻的地层分布于贵塘组至融县组,并阐述了肾形藻地层的古地理概况;根据肾形藻的含量不同将(含)肾形藻碳酸盐岩进行了...
关键词:肾形藻 沉积模式 上泥盆统 泥晶灰岩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成因分类 亚相 碳酸盐岩 成岩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