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来源

作品数:218被引量:1059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明义张信宝阎新兴刘冰文安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土壤颗分粒径的泥沙来源量化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2023年第4期34-41,共8页李骁政 任宗萍 张晓明 李占斌 李鹏 潘金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变化趋势预测集合评估”(51879281);“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与机制(42077074)”。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风水复合侵蚀区风力作用对水蚀的影响,为具有不同泥沙粒径侵蚀物质来源识别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支撑,也为风水复合侵蚀区侵蚀泥沙来源辨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覆沙模拟风蚀产物,基于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覆沙之后坡面...
关键词:覆沙坡面 模拟降雨 泥沙来源 颗粒粒径 
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土壤侵蚀与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水土保持研究》2023年第3期55-61,共7页张加琼 尚月婷 白茹茹 殷敏峰 党真 杨明义 肖海 
国家自然资助项目(4207071519,42277323);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2021EJD026)。
[目的]掌握稀土元素(REE)示踪土壤侵蚀和泥沙来源的方法,明确其不确定性来源,对正确运用该方法获得可靠的侵蚀速率和泥沙源地贡献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前人运用REE示踪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来源的研究成果,总结了REE示踪土壤侵蚀...
关键词:稀土元素示踪 土壤侵蚀 泥沙来源 侵蚀示踪 粒度效应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泥沙来源研究进展与热点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22年第5期398-403,共6页党真 杨明义 张加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68,41671281)。
明确流域或区域泥沙来源对水土保持措施科学布局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掌握泥沙来源研究的发展动态,研究借助文献计量方法与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总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迄今关于泥沙来源的所有文献进行收...
关键词:泥沙来源 土壤侵蚀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复合指纹识别 
寿昌江河流泥沙来源研究被引量:3
《水土保持研究》2022年第4期115-120,共6页李秋艳 方海燕 李国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06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500703);建德市水文水资源监测站项目。
人类活动是影响河流泥沙淤积的重要因素,为探讨道路建设和河道破坏对河流产沙的影响,以浙江省寿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指纹识别示踪技术,得到了不同潜在泥沙来源区对河流产沙的贡献。结果表明:采用Kruskal-Wallis H-test(KW-H)与...
关键词:寿昌江流域 指纹示踪 泥沙来源 人类活动 
接坝区不同面积小流域泥沙来源分析被引量:4
《水土保持研究》2021年第6期39-45,共7页许晶晶 杜鹏飞 屈丽琴 赵莹 黄东浩 周瑞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接坝区坡地风水复合侵蚀控制技术研究”(2016YFC0500802)。
为明晰接坝区不同面积典型小流域的泥沙来源特征,选取水力侵蚀严重的小坝子乡流域和小坝子村流域作为研究区,分析泥沙源区和沉积区样品的粒径组成和30种指纹因子,通过Walling-Collings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源区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小...
关键词:泥沙来源 泥沙面积比 指纹识别 接坝区 
复合指纹法定量示踪西南岩溶洼地小流域泥沙来源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21年第1期44-49,共6页雷珊 魏兴萍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6jcyiA0150);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KC19002);。
岩溶洼地小流域具有岩溶地区典型流域特征,作为一个独立的侵蚀产沙单元,开展岩溶洼地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对于查明洼地泥沙的来源,研究土壤侵蚀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择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区的典型洼地,采用复合指纹示踪技术等方法...
关键词:岩溶洼地小流域 复合指纹法 泥沙来源 
不同坡位的植被缓冲带对坡面侵蚀产沙来源的影响被引量:6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6期9-13,共5页于国强 贾莲莲 朱冰冰 张霞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5JQ4099);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2019TD-04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204,41601285)。
为了研究植被对坡面侵蚀输沙的影响机制,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结合激光扫描方法,分析了不同坡位植被缓冲带下坡面产沙来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没有植被覆盖时,坡面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位于下坡下部到中部,侵蚀产沙多来源于此。当植被种植于...
关键词:植被缓冲带 坡面 泥沙来源 产沙率 
淤地坝沉积泥沙解译小流域土壤侵蚀信息研究进展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4期400-404,共5页赵恬茵 王志兵 吴媛媛 傅良同 高礼安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9]21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人才引进项目(qnsyrc201816);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基础[2018]1145);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重大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2016]054;黔教合KY字[2016]055)。
淤地坝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减少入河泥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直接拦截滞留流域侵蚀泥沙,淤地坝泥沙赋存大量流域土壤侵蚀信息,庞大的淤地坝样本量以及悠久的淤地坝建设历史与淤地坝沉积泥沙旋回的发现与断代技术的不断完...
关键词:淤地坝 小流域 土壤侵蚀速率 泥沙来源 侵蚀环境 
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进展被引量:7
《水土保持研究》2020年第2期377-382,共6页赵恬茵 王志兵 吴媛媛 傅良同 高礼安 
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黔科合基础[2018]1145);贵州省教育厅创新群体重大研究项目(黔教合KY字[2016]054,黔教合KY字[2016]055);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人才引进项目(qnsyrc201816);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基地项目(QNSY2018ZJ002).
泥沙来源判别是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复合指纹识别技术因其结果直接、准确度高、作业快等特点,在国内外泥沙来源研究中得到大量应用,并迅速发展。复合指纹识别技术是在划分潜在侵蚀区的基础上,采集侵蚀区土壤样和流域出...
关键词:泥沙来源 复合指纹识别技术 最佳指纹因子组合 数值转换模型 
淤地坝赋存信息在流域侵蚀产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第3期357-362,共6页李勉 杨二 李平 李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淤地坝赋存信息的小流域侵蚀与泥沙输移特征研究"(41371284)
黄土高原淤地坝在拦蓄大量泥沙的同时,也赋存了大量环境变化信息。该文从淤地坝赋存信息在小流域侵蚀产沙速率、泥沙来源和泥沙输移比研究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更...
关键词:淤地坝 侵蚀速率 泥沙来源 泥沙输移比 黄土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