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补泻手法

作品数:54被引量:53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清国王朝阳支建梅王丽郭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中医》《中华中医药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针灸临床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针灸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石学敏院士治疗高血压病捻转补泻手法浅析被引量:11
《中国针灸》2021年第10期1135-1139,共5页刘巍 杜宇征 孟祥刚 赵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项目:JDZX201502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项目:2018YFC1704102;2015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7001。
阐述石学敏院士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捻转补泻手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石学敏院士提出的捻转补泻手法第一、第二定义的理论依据。认为气海失司、肝脾失和是高血压病的病因,提出"活血散风,疏肝健脾"治疗原则,取穴以人迎为主...
关键词:高血压病 捻转补泻 名家经验 石学敏 
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即刻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9
《中国针灸》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杜小正 王金海 鲍春龄 焦志华 东贵荣 
目的:观察头穴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即刻影响的差异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法组、平补平泻组和捻转泻法组,每组42例。选取百会与双侧太阳穴的连线为施术部位,于双侧连线上接...
关键词:捻转补泻手法 急性缺血性中风 肌力 随机对照研究 
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组织形态心肌内皮素-1及心肌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中国针灸》2014年第8期791-797,共7页张英英 刘清国 徐萌 郭妍 刘金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2861
目的:探讨针刺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损害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0只雄性11周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A)、捻转补法组(B)、捻转泻法组(C)、针刺留针组(D),每组15只,...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 捻转补法 捻转泻法 心肌损害 内皮素-1(ET-1) I Ⅲ型胶原mRNA 
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CGRP、NO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8
《中国针灸》2011年第4期337-341,共5页王丽 井明鑫 支建梅 卢俊 王朝阳 刘清国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资助项目:30772833;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的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组(A)、模型对照组(B)、针刺对照组(C)、针刺补法组(D)、针刺泻法组(E)。应激性高血压大鼠造模成功后,C组...
关键词:针刺补泻 捻转补泻 高血压 模型 大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一氧化氮 
石学敏院士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及核心被引量:234
《中国针灸》2003年第5期287-289,共3页卞金玲 张春红 
介绍了石学敏院士率先提出的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即作用力的方向是决定补和泻的重要因素之一;捻转补泻与作用力的大小有直接关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所持续时间的最佳参数为每个穴位操作1~3分钟;两...
关键词:石学敏 针刺手法 剂量效应关系 捻转补泻手法 
针灸治疗神经性皮炎2例
《中国针灸》2000年第S1期193-193,共1页王贵华 
笔者近年接诊神经性皮炎2例,仅以针刺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男1例,女1例;年龄50岁,47岁;病程6年。在精神受刺激情况下发病,周身瘙痒,无明显规律,夜不能寐。2 治疗方法取穴:四神聪、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 三阴交 针刺治疗 四神聪穴 捻转补泻手法 肾俞 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心俞 脾俞 
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继发感染
《中国针灸》1994年第S1期95-96,共2页刘仁术 杨世芬 
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继发感染刘仁术,杨世芬(辽宁省阜新市矿总医院,123000)尿潴留合并感染是手术后的难题,常因反复留置导尿管而并发尿路感染。现将针灸治疗34例临床体会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文34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
关键词:术后尿潴留 继发感染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辽宁省阜新市 自行排尿 膀胱气 捻转补泻手法 温阳 常因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52例被引量:1
《中国针灸》1994年第S1期172-172,共1页孙继宏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52例孙继宏(山西寿阳县人民医院针灸科,031700)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9岁;病程都在半年以上,最长者达3年。就诊前均经过针灸、按摩、理疗、...
关键词:穴位埋线治疗 顽固性面瘫 孙继宏 迎香 承浆 翳风 四白 治疗仪 地仓 捻转补泻手法 
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人皮肤温度影响的观察被引量:8
《中国针灸》1992年第5期35-38,共4页杨丽华 李学武 耿恩广 
早在六十年代,就有人对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做过考察。有临床观察,也有实验研究,但观测指标不一,其中以体温(腋温、口腔温度、肛温)的报道较多。八十年代,不断有学者探讨提插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手法对皮温的影响,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关键词:皮肤温度 捻转补泻 手法 
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的临床实验观察
《中国针灸》1987年第3期30-32,共3页王家瑞 姜揖君 
提插、捻转是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根据《内经》、《难经》及后世医家的论述,提插补泻法含义为'内(插)为补''申(提)为泻。'捻转补泻法在元、明代始得到发展,多数医家认为:医者右手持针。
关键词:捻转补泻手法 病人 提插泻法 提插 捻转补泻法 插补法 捻转补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