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涅茨人

作品数:1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期刊:《摄影与摄像》《北方文物》《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照相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活在西伯利亚苔原上的人们
《照相机》2022年第12期3-7,共5页叶丹蕾(文/图) 
几个世纪以来,涅涅茨人一直在这个冰雪覆盖的“世界边缘”,保持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用驯鹿皮盖在蒙古包上,以抵御外面的寒风。白天,男人们外出打猎,女人们砍柴挑水,孩子们在蒙古包前滑雪玩耍。夜幕降临时,男人们领着驯鹿群回来,...
关键词:蒙古包 驯鹿 涅涅茨人 冰雪覆盖 日常生活 西伯利亚 苔原 
被唤醒的北极天然气
《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2022年第1期38-39,共2页
荒凉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极北地带亚马尔半岛自从探明了俄罗斯储量最大的天然气田,这里不再宁静。借助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和北极航道贯通,形成了一条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冰上丝绸之路。亚马尔半岛地处北...
关键词:永久冻土 天然气田 涅涅茨人 西西伯利亚 年均气温 冰雪覆盖 北极圈 北极航道 
涅涅茨孩童
《华夏地理》2020年第5期140-140,共1页
在“世界边缘”的西伯利亚,当地游牧民族被称作“涅涅茨人”。他们一年有260天生活于冰雪之中,以养鹿、捕鱼、狩猎为生。摄影师叶丹蕾来到涅涅茨居住的营地附近,发现一位小男孩穿着兽皮缝制的连体外衣,只滿出一张小小的冻的红扑扑的脸...
关键词:游牧民族 涅涅茨人 孩童 小男孩 摄影师 
涅涅茨人:放牧北极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26期58-65,共8页古欣 高云飞(摄影) 
北纬66°3’,穿过亚马尔半岛的底部,这是一条特殊的纬线,向北就是北极圈。“辽阔的苔原像闪烁的海市蜃楼一般,一直延伸到北冰洋,显然空无一物:冬日天空犹如深蓝色的拱顶,又像T立满身缀满闪烁星星的冷美人;一群麝牛在小山顶上围成一圈以...
关键词:北极圈 放牧 海市蜃楼 北冰洋 中生代 纬线 星星 表层 
西伯利亚巨坑
《晚报文萃》2015年第7期90-91,共2页姜永育 
"末日天坑"打破平静生活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西伯利亚是地球上最广袤、人烟最稀少的地区之一,而亚马尔半岛更是十分荒芜。在当地土著人的语言中,"亚马尔"是"世界尽头""天涯海角"之意。这里东临鄂毕湾,...
关键词:涅涅茨人 高点海拔 平静生活 喀拉海 巨洞 世界尽头 冰丘 雅宾 坑洞 翻上 
涅涅茨人的驯鹿节——小子,准备接棒了!
《中国科学探险》2014年第5期20-20,共1页丁零 
活的好的人,是有暖和衣服的人;活的幸福的人,是有可替换衣服的人。——涅涅茨人谚语。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亚,保暖是第一要素,涅涅茨人所在地区一年有260天左右都是严寒。围绕着迁徙的驯鹿获得生活的必需品成了他们一直以来的习惯。
关键词:驯鹿 西伯利亚 衣服 生活 
亚马尔苔原上的驯鹿人涅涅茨人游牧纪实
《中国科学探险》2012年第6期116-127,共12页孙童 
提夏带领的涅涅茨家族位于世界上仅存的大荒原之一,一个由湖泊和延伸到北冰洋的冻土带组成的长达800公里的半岛。千年来,当地土生土长的涅涅茨人一直在亚马尔半岛一带迁徙。大约3.5万名渥涅茨人中,有1万余人过着这样的生活。
关键词:游牧 驯鹿 苔原 冻土带 北冰洋 生土 
俄罗斯极寒地的涅涅茨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第6期22-25,共4页
涅涅茨(Nenets)原意为“人”。其祖先住西伯利亚西南部。他们是北极冻土带驯鹿牧民、渔民和猎人。
关键词:俄罗斯 西伯利亚 西南部 牧民 渔民 
亚马尔半岛上的涅涅茨人
《摄影与摄像》2006年第7期6-7,共2页Heidi Bradner 
拍摄地点:俄罗斯亚马尔半岛 拍摄民族:涅涅茨族 拍摄时间:1998年~2004年 涅涅茨,是西伯利亚土著游牧民族。涅涅茨人每年要寻着他们赖以生存动物——驯鹿迁徙的路线,在亚马尔半岛上跋涉1400多千米。驯鹿为涅涅茨人提供了他们全部...
关键词:半岛 拍摄时间 游牧民族 西伯利亚 运输工具 俄罗斯 驯鹿 
西伯利亚的驯鹿人
《儿童画报(科学探索号)》2004年第1期8-8,共1页孙圆儿 
关键词:西伯利亚 涅涅茨人 俄罗斯 针叶林 雪橇 驯鹿皮 现代文明 苔原 地带 西伯利亚西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