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机制异常

作品数:63被引量:16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秀荣高洪玉陈立霞王世芳张秀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学院德州市人民医院解放军第107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回顾被引量:9
《山西医药杂志》2018年第21期2591-2592,共2页王存生 周树理 张晋岗 庞天骄 
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2~3倍,肝硬化造成溶血、胆汁酸减少、肝功能降低等因素,致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间接胆红素(TBil)增高、胆囊壁增厚,促使胆囊结石形成[1]。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细胞坏死,形成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形成 肝硬化患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治疗 凝血机制异常 HDL-C 间接胆红素 
重症凝血——目前的焦点问题和临床策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年第19期10-10,共1页
推荐理由:危重患者常见出凝血机制异常,出血或血栓形成均影响预后。凝血异常程度不同,从单纯的实验室参数异常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DIC作为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是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凝血机制异常 临床医生 焦点问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重症 独立预测因子 危重患者 实验室参数 
重症凝血——目前的焦点问题和临床策略被引量:17
《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第35期2796-2799,共4页刘一娜 马晓春 
危重患者常见出凝血机制异常,出血或血栓形成均影响预后。凝血异常程度不同,从单纯的实验室参数异常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DIC作为危重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是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DIC是由多种病因(如感染、创...
关键词:凝血机制异常 临床医生 焦点问题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重症 独立预测因子 器官功能障碍 危重患者 
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出血与凝血机制异常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8
《血栓与止血学》2018年第2期214-216,共3页袁阳 王慧星 周海旭 王本琳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后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与凝血机制异常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入住我院并将医生确诊为颅脑外伤的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有23例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观察组),53例患者没有发生迟发型颅...
关键词:颅脑外伤 迟发型颅内出血 凝血机制 
BILT肝病治疗仪改善肝硬化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及预后的作用被引量: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年第4期24-25,共2页王立霏 刘茹 
目的:研究分析BILT肝病治疗仪改善肝硬化患者凝血机制异常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4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
关键词:肝硬化 BILT肝病治疗仪 凝血机制 预后 
劳力性热射病患者APACHE Ⅱ评分及凝血指标对预后判断意义被引量:3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6年第5期283-285,共3页葛凤 金红旭 崔岩 
目的探讨APACHEⅡ及凝血功能指标对劳力性热射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沈阳军区总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6年8月救治的48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48例患者,32例(66.67%)患者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4...
关键词:热射病 凝血机制异常 APACHE Ⅱ评分 
凝血机制异常致阑尾术后出血2例报道被引量:1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5期534-534,共1页李清春 侯睿智 李畅 张贇鑫 盖保东 
病例资料1病例1,女,21岁。3 d前于当地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发现腹部肿胀,腹痛未缓解,2 d前再次行腹部手术(具体不详),术后症状仍未缓解并出现休克体征,急来我院,以"休克"收入ICU。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差,严重贫血貌,体温36.4℃,脉...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 术后症状 凝血机制 手术切口 腹部手术 右侧腹部 凝血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 围手术期治疗 凝血酶原时间 
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与凝血机制异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年第21期1768-1771,共4页李亮 李兵 胡世颉 王冰 罗鹏 吕超 曹宝萍 费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101710)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后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以及凝血机制异常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223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32例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出血组),其余191例患者未发生出血(非出血组)。分析迟发性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比两组...
关键词:颅脑外伤 迟发性颅内出血 凝血机制异常 凝血指标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血液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山西医药杂志》2015年第8期941-942,共2页于林艳 郭慧梅 
血液科患者多病情危重,而出血性疾病在血液科是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3种不同的机制,血管因素异常、血小板异常和凝血机制异常。患者多有恐惧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对治疗失去信心,出现情绪激动,甚至拒绝治疗、自杀等行为。如...
关键词:出血性疾病 艾司西酞普兰 血液科 草酸 配合治疗 应用 凝血机制异常 血小板异常 
中医治疗经期延长近况被引量:4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2期1180-1181,共2页朱玲 李大剑 
经期延长是指每次月经持续时间达7天以上,但一般在2周内能自然停止,可伴月经过多或过少。现代医学认为,因黄体萎缩不全,雌-孕激素不能迅速下降,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可使经期出血时间延长。此外,盆腔慢性炎症的影响、子宫内膜...
关键词:经期延长 中医治疗 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放置宫内节育器 出血时间延长 凝血机制异常 月经过多 雌-孕激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