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制度变迁

作品数:22被引量:2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马晓河王柏杰吴睿王士俊温铁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苏州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知识(瓜果菜)》《农业经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制度变迁、公共产品供给演变与农村社会组织发展被引量:3
《农业经济》2018年第2期12-14,共3页彭正波 王凡凡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培育和规范农村民间组织研究"(项目编号:14CZZ014)
农村制度环境的变化直接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可通过作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间接促进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筹资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构成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环境。将农村制度...
关键词:农村制度变迁 公共产品供给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制度变迁、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被引量:16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1-10,共10页王柏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3182);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2M511987)
在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模型,利用2003-2011年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受农村居民收入制约和流动性约束,农村居民的各类消费均表现为缺乏弹性;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具...
关键词:农村制度变迁 不确定性 流动性约束 消费阈值效应 
我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家长制模式初探被引量:3
《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8期105-109,共5页吴睿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权利的公法保护>(批准号:09BFX024;项目负责人:杨海坤);江苏省2009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江苏省农民权利保障制度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CX09B_032R;项目负责人:吴睿)中期成果
家长制模式是一种由制度设计者代替制度实施对象作出选择的制度变革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制度实施对象在制度变革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参与权利,制度设计权由作为制度设计者的社会精英所垄断。中国近现代农村制度变迁是一种典型的家长制模...
关键词:家长制模式 农村制度变迁 转向 
制度变迁与村干部角色演变被引量:2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8-11,共4页李志军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校立科研课题"乡政村治格局下村干部角色错位问题研究"(KY10020)
通过历史考察认为,在总体性社会时期村干部是政府代理人,在过渡时期演变为村民代理人,在乡政村治时期异化为谋利型代理人。农村制度变迁影响了村干部角色的演变,不同方式的制度变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村干部角色的走向。今后农村制度变迁...
关键词:农村制度变迁 村干部 角色演变 
我国农村制度变迁与农民政治认同的互动关系研究被引量:4
《理论导刊》2012年第9期76-78,共3页姚荣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缺位及其对策研究"(11CZZ010);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历史变迁研究(1949-2010)"(12YJC81003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制度安排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建国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所出现的两次高峰为主线,以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等为关键节点,简要梳理我国农村制度的变迁历程会发现,我国的...
关键词:国家制度安排 农村制度变迁 农民政治认同 互动关系 
“物”视域中的农村制度变迁与农民日常生活被引量: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姜立强 张勤谋 
生产和消费范式是以"物"为视域分析现代性制度和日常生活的两种社会理论范式。集体经济时期,农村制度安排具有"去商品化"特征,农民日常生活层面"神圣化"和"去神圣化"并存。改革开放后制度变迁以"商品化"为方向,日常生活中农民则"双重分...
关键词:制度变迁 日常生活 双重分化 去商品化 
60年农村制度变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被引量:2
《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2期21-25,共5页马晓河 
60年来,我国农村始终是整个中国制度变迁的始点和动力,农村的制度变迁不但直接决定了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也对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乃至现代化带来了深刻影响。分析60年农村制度变迁,总结其发展经验,对进一步推进中国改革发展...
关键词:农村制度 经济社会 变迁 社会发展进程 中国改革 发展经验 工业化 现代化 
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及其前景判断被引量:16
《改革》2009年第10期5-16,共12页马晓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耕者有其田"到人民公社制度,从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兴起到新的农村管理体制的形成,我国农村经历了深刻的制度变迁。农村制度变迁与改革发展有广泛的前景,但也要注意进一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土地利用制度以...
关键词:制度变迁 经济体制 农村改革 制度创新 
社会动员与农村制度变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制度考察被引量:1
《求索》2009年第4期214-216,共3页王志强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8100012)
以农村改革为结点,社会动员与制度变迁是相互交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制度变迁成绩的取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动员成功促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社会与国家和谐互动的结果。近三十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税...
关键词:社会动员 农村制度变迁 十一届三中全会 
农村制度变迁的“山东范式”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8年第11期1-1,共1页崔克亮 
“中国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山东”。这是早在十多年前北京理论界就已形成的共识。那么,在中国波澜壮阔的30年农村改革中,山东省究竟贡献出了何种独特的宝贵经验,从而赢得了理论界的如此盛誉呢?
关键词:农村改革 山东 变迁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