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协会

作品数:733被引量:67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仵希亮于建嵘张举周楠李永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河南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民协会的发展及特点探析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刘瑞红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会组织与农业改良研究”(2016BLS011);教育部2017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研究”(17JDSZK021)。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协会又重新活跃在新老解放区的每一个角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改革方针政策的引领和促进。解放区的农民协会系统主要分为县、区、乡和村级,其活动主要是开展了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兵员动...
关键词:解放区 农民协会 解放战争时期 
大革命时期的河南农民协会述论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16年第11期89-96,共8页李永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组织与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研究"(11BDJ007)
大革命时期的河南农民协会于1925年8月开始建立,其发展过程先后经历了兴起、高涨、消退三个阶段。全省各地农民协会广泛开展了支援北伐战争、建立农民自卫武装、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创建农工政权以及进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活动。较之其他...
关键词:大革命时期 河南 农民协会 
建国初期农民协会初探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5年第3期115-118,共4页刘瑞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组织与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BDJ007)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协会组织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经历了初步发展、整顿调整、悄然隐退三个阶段。其主要活动为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土改法令、切实履行改革土地制度合法执行机关的职能、组织农民开展各项社会民主改革等。该时期的农民协...
关键词:建国初期 农民协会 性质与特点 
衙前农民协会:中共领导的第一个新型农会组织述论被引量:6
《求索》2013年第3期80-82,共3页李风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组织与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研究>(11BDJ007)
1921年9月在浙江萧山建立的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新型农会组织。其建立的社会背景是该地区封建压迫深重、农民生计艰难、革命基础雄厚、新兴无产阶级开始涌现等。尤其是早期中共党员及其他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发...
关键词:衙前农民协会 新型农会组织 浙江萧山 
扶助·疑虑·清算: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的农会政策被引量:8
《史学月刊》2012年第2期86-92,共7页李永芳 
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组织与基层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BDJ007)阶段性成果
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对于共产党先期创建的农民协会曾给予政治上的认同,并在举办农民讲习所以培养农运骨干、派遣农运特派员以发展农会组织等方面给予了实际上的积极扶助。但由于其党内的左右派对扶助农工政策的不同态度及其...
关键词:大革命时期 国民党 农民协会 民众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