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

作品数:643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万惠恩罗龙吉顺平薛金山李冬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今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农谚的概念、特点与价值思考被引量:3
《古今农业》2023年第2期102-111,共10页孙忠祥 胡泽学 张莹 陈婧怡 
农谚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描绘了当地农业的种植历史及耕作经验,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厘清农谚的基本概念,分析农谚特点,挖掘农谚价值,指出农谚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阐述农谚具有地域多样性...
关键词:农谚 农耕文化 概念 特点 价值 
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气候预测农谚可信性验算研究——以“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22年第4期86-96,共11页智利蓉 宋英杰 齐鹏然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农谚诞生时间早、流布地域广、“版本”数量多,是超越地域、跨越时代的“通行谚”,也是立秋气候占卜农谚的典型代表。本文结合古代占验记载和现代气象标准,提出立秋“早晚”的三种界定方式和天气“凉热...
关键词:立秋 气候预测农谚 气象大数据 可信性 二十四节气 
蝗虫农谚试析
《古今农业》2022年第1期131-136,共6页王奋 孙金荣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开发利用研究》(16BZWJ02);山东省科协项目《农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鲁科协办发[2017]39号。
蝗灾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近乎是毁灭性的。劳动人民在与蝗灾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蝗虫知识和治蝗经验,其中一部分通过蝗虫农谚的形式得以流传。现将搜集到的蝗虫农...
关键词:蝗虫 农谚 治蝗 
技术与观念:甘肃农谚与农耕文化被引量:3
《古今农业》2017年第2期106-113,共8页吉顺平 何渊 
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5B-055);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GSAU-STS-1406);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心2016年研究项目(2016016)
甘肃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于斯的农谚,是历代陇上劳动人民对粪土肥田、耕耱保墒、中耕管理、休耕轮作、良种选育、农牧结合等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与方法的经验总结。同时,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农谚又蕴含了劳...
关键词:农业遗产 农谚 农耕文化 旱作农业 农耕观念 
节气、物候、农谚与老农——近代江南地区农事活动的运行机制被引量:9
《古今农业》2005年第2期52-61,共10页王加华 
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在此过程中,节气成为人们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为弥补节气的缺陷,人们又以物候作为节气的补充。在节气、物候形成、传播与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农谚与老农又成为这些农时知识的载体。总之,...
关键词:农事活动 节气 物候 运行机制 江南地区 农谚 近代 相互关联 农时 
深切怀念吕平同志
《古今农业》2000年第1期81-84,共4页王潮生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顾问、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吕平同志,因病于1999年11月19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惊闻噩耗,悲痛不已。吕平同志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一向身体健康,精力过人,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体力自如。记得去年8月底的一天,我给...
关键词:农业历史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谚语集成》 农业电影 农业部 农谚 农业生产 晋察冀边区 农业教育 
《实用植棉农谚》出版
《古今农业》1992年第4期38-38,共1页雨农 
由黄景生、何瑞婵编选的《实用植棉农谚》已由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所收植棉农谚700余条,是从编者搜集的1300多条农谚中挑选出来的。这些农谚在我国21个省(区)流传。编者对所选谚语,经过整理,将700余条农谚分为10类,结合现...
关键词:植棉农谚 北京农业大学 出版发行 黄景 田间管理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