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制

作品数:288被引量:54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蔡承智宁堂原陈阜肖小平冯永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研究
《干旱区地理》2024年第11期1924-1934,共11页李海央 杨敏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ZK2023YB13);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202301AT070477);昆明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育项目(PYYB2022014)资助。
深入研究耕地利用形态对实现耕地高效利用、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耕地利用形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空统计方法,探讨2010—2021年中国西北农作制区耕地利用“显-隐性”形态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障碍度分解模型...
关键词:农作制 耕地利用 显性形态 隐性形态 耦合协调度 
菜稻轮作种植模式示范浅析
《云南农业》2024年第11期78-79,共2页李红艳 张红州 曹树娥 
近几年,陆良县被云南省列为“一县一业”蔬菜产业示范县,板桥镇是陆良县蔬菜主产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6693.32 hm^(2),其中常年种植蔬菜2800 hm^(2),产量29.5万kg。随着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菜稻争地矛盾日益突出,粮食生产形势严峻,开...
关键词:板桥镇 净收益 菜稻轮作 生态可持续发展 蔬菜产业 农作制度 蔬菜主产区 种植模式 
学科团队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甘肃农业大学绿洲农作制团队源自著名旱农学家胡恒觉教授创立的耕作制度研究团队,后经耕作学家黄高宝教授倾心努力而创建,现由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柴强教授领衔,形成了现代农作制关键技术研究及模式集成、肥水节约多熟种植理论与技术、循...
关键词:甘肃农业大学 科研项目 作物品质 多熟种植 国家自然基金 模式集成 农作制 学科团队 
加快中国式家庭农场发展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被引量:2
《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年第7期22-23,共2页谢彦明 张连刚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农民合作社参与对乡村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及效果研究”(基金号:72163030);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云南省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效率、驱动机制与精准培育研究”(基金号:YB2022046)的阶段性成果。
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一再被证明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和最合意公正的农作制度。而中国式家庭农场更是开东亚原住民中小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之先河,走出了一条传承中国农耕文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发...
关键词:家庭农场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发展史 农作制度 农耕文明 经营模式 原住民 人多地少 
种养循环农作制度碳足迹评估--以鲜食玉米-奶牛-粪便还田循环模式为例被引量:6
《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第2期314-332,共19页陈晓炜 王小龙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02021178);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pdjh2022b0083)。
【目的】基于农业碳计量学方法对种养复杂系统全生命周期固碳减排效果的综合评估,是从全产业链视角开展我国低碳农作制度设计和优化的基础。本研究比较了5种系统情景及其对应的种养循环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框架,以期为国内外低碳农作制度...
关键词: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种养循环 低碳农作制度 系统边界 核算框架 
四川耕地高效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报告被引量:2
《四川农业科技》2022年第2期19-21,共3页刘定辉 侯淑华 陈尚洪 陈红琳 郑盛华 万柯均 敖玉琴 杨泽鹏 
耕地持续高效利用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持续生产力和高效生产并重,突破重大瓶颈技术的农作制度创新。面向新的农业发展形势和时代需求,在耕地地力提升与高效持续利用模式方面,四川耕作制度创新研究不足,技术装备支撑弱等问题凸显。包括3大方...
关键词:耕地 持续 高效 农作制 
基于饲肥两用油菜构建寒区合理农作制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22期64-64,共1页 毕影东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3%。但种植结构单一,作物长期连作,原有轮作制度被打破,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养分贫瘠,耕地质量下降。针对以上问题,项目团队认为早熟作物收获后复种油菜,可以弥...
关键词:粮食生产基地 项目团队 耕地质量 北方寒区 集成示范 轮作制度 促进作用 农作物种植面积 
基于饲肥两用油菜构建寒区合理农作制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
《中国科技产业》2021年第6期71-71,共1页毕影东 来永才 王玲 樊超 杨光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一直都存在着早熟作物收获后光热水资源浪费严重、耕地有效利用率低、作物轮作体系单一、饲草与粮食作物争地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历时多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科技攻关等项目资助下...
关键词:粮食生产基地 农作制 耕地质量 集成示范 北方寒区 项目资助 作物轮作 营养健康 
鲜食大豆—单季晚稻稳粮增效轮作模式被引量:1
《中国农技推广》2021年第6期47-48,共2页曹建民 冷明珠 曹芸 
水稻是我国人民重要的口粮,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历来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鲜食大豆一直是大众喜爱的菜肴,也是一种重要的旱粮作物。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新型农作制度不断涌现,鲜食大豆—单季晚稻轮作模式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关键词:单季晚稻 鲜食大豆 旱粮作物 轮作模式 农业生态环境 水旱轮作 土传病害 农作制度 
供给侧结构调整与农作制度创新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年第3期63-64,共2页张金亮 张秀芳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背景下,主要是转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更加快速的增长。同时,在对供给侧结构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我国农作制度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农业转型中...
关键词:供给侧调整 农作制度 创新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