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乐

作品数:152被引量:22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维平许继起黎国韬程晖晖米永盈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音乐历史田野中的宋代女乐与文士性别话语探究
《音乐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66-74,共9页王子君 洛秦 
在狎妓、蓄妓之风盛行的宋代,女乐群体及其表演活动成为文士日常社交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宋代女乐这一由于时间间隔构建起的“他者”,以音乐人类学的历史田野为方法,从女乐与文士的社交范畴切入,关注在“狎妓令”下士林仍然留...
关键词:宋代女乐 文士 历史田野 性别 权力 
明倪元璐书法选
《书法》2025年第1期201-208,共8页(明)倪元璐 
倪元璐行草书节录左思《吴都赋》轴(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饮烽起,醯鼓震。士遗倦,众怀忻。幸乎馆娃之宫,张女乐而娱群臣。罗金石与丝竹,若钧天之下陈。元璐书似心水亲丈。
关键词:倪元璐 行草书 女乐 丝竹 书法 
《圣迹图·女乐文马》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鲁定公末年,孔子“摄行相事”,进行了一些改革,鲁国局势焕然一新,引起齐闰忌惮。齐国大夫怂恿景公设法破坏,于是选取八十名美貌歌女、三十驷(一驷四匹)纹饰斑斓的马送给定公,以便使其丧失志向。歌女、马匹陈列在鲁城南面的高门之外,季...
关键词:鲁定公 歌女 季桓子 接受 
唐代赐乐制度考
《中国音乐》2024年第6期156-163,共8页李泉呈 
赐乐制度是在礼乐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用于奖赠的制度,赏赐内容早期以雅乐为主,后期则变得更为丰富,鼓吹、女乐等均成为赐乐内容。赐乐制度常突破等级用乐的规定性,逾制赐给有功臣子,使之能够越级使用高规格的用乐。赐乐现象始于周代,发展...
关键词:赐乐制度 鼓吹乐 女乐 礼制 
从内廷档案看雍正朝景山宫中女伶
《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张夏菁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班社通史”(项目编号:21ZD12);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晚清民国京、沪演剧市场与京剧近代化历程研究(1860-1937)”(项目编号:23NDJC150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由于嘉庆末期以前清宫演剧档案缺失,学界至今对清早、中期清宫演剧的一些问题尚无定论。其中,清宫演剧的“女伶”问题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利用学界未曾注意到的档案,发掘并论述了雍正时期景山建制中的“永安亭学艺女子”的演剧相关活...
关键词:清宫演剧 景山学艺处 永安亭 女乐 
唐代歌舞剧《踏摇娘》与“旦”脚的形成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229-238,共10页孟祥笑 
2022年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022XWH261);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
“旦”脚的形成问题是中国传统戏剧脚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结合文献记载与文物图像可知,唐代著名歌舞剧《踏摇娘》是“旦”脚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踏摇娘》剧中,女性人物已经成为扮演对象,承担主要演唱功能,舞蹈具有相当的程式化...
关键词:女乐 弄假妇人 《踏摇娘》 “旦”脚 
论“女乐”概念
《黄河之声》2023年第18期80-83,共4页白豪 
“女乐”的定义在学术界已有很多认识,但是这些定义不甚完整,不能准确地来概括中国古代纷繁复杂的“女乐”。通过整理前人研究与相关史料,将“女乐”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更能准确地概括“女乐”。广义上的“女乐”,指能音乐之女...
关键词:女乐 娼妓 倡优 乐妓 女伶 
时笔母女乐陶陶
《中国老年》2023年第17期56-56,共1页陈玉霞 
女儿的“潮美”观是复古做旧,我的追美理念是改旧享美。尽管有时女儿的艺术追求与我水火不容,可有一回,她发现我翻箱倒柜找出一件外婆留下的旧旗袍,顿时惊喜得不得了:“老妈,你藏有如此珍品,为啥就不早拿出来让我鉴宝呢?”“既然你喜欢...
关键词:水火不容 艺术追求 女儿 复古 
深圳:举办同心耀中华之“拔萃女乐 乐动深港”交响音乐会
《黄金时代(上半月)》2023年第9期48-48,共1页
7月9日,由深圳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香港地区中联办青年工作部指导,团深圳市委、深圳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同心耀中华之“拔萃女乐 乐动深港”交响音乐会在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上演。本次音乐会由香港地区拔萃女书院乐团...
关键词:交响音乐会 青年联合会 深港 女乐 音乐厅 香港地区 同心 深圳 
舞之蹈之 生生不息 关于中国舞蹈史学研究的访谈
《中国民族》2023年第8期72-77,共6页袁禾(受访) 王孺杰(采访) 张昀竹(采访)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征。中国舞蹈源远流长,与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存。从原始时期狂野率真的图腾舞蹈,到夏商时代销魂荡魄的“女乐”;从西周庄严虔诚的“雅舞”,到汉代豪拙舒张的“百戏”舞蹈;从唐朝恢宏精美的燕乐舞蹈,到明清意...
关键词:戏曲舞蹈 夏商时代 女乐 中华文明 图腾舞蹈 剧场舞蹈 生生不息 销魂荡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