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传

作品数:1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余鹃邹惠玲邓建华余玉萍林树明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三明学院学报》《山花》《当代文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画布上的女性自传:中国视觉现代性中的潘玉良
《现代传记研究》2023年第1期219-233,共15页王大桥 何琪萱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8ldbryb002)
潘玉良的系列自画像和人物画作为自传作品群,成为展现现代女性主体意识和性别意识的重要方式。女性形象及其审美表达的现代变革彰显了现代视觉经验与古典审美趣味的断裂,表现出中国视觉经验的现代转换:潘玉良自画像以女性主体视角进行...
关键词:潘玉良 自传 视觉现代性 自画像 人物画 
生命故事与文体政治——现代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潇湘梦》研究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6期212-231,共20页黄湘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女学生的日常体验与文学实践研究(1898-1919)”(16CZWO37)的阶段性成果。
〗920年出版的小说《潇湘梦》,在情节、叙事上与民初流行的哀情小说大异,有着明晰的“反辞章化”的特点,近似关于女主人公戴礼的“年谱长编”。参照稿本《孑遗吟草》,可知《潇湘梦》的作者“湘州女史”即是小说人物戴礼,《潇湘梦》实是...
关键词:戴礼 《潇湘梦》 女性自传 文体政治 
《活着》之能:吉尔曼自传的双重越界
《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112-121,共10页刘开铃 
本文分析美国第一波女性主义社会运动者吉尔曼的自传《活着》,重新诠释其内外区隔二元言说,再从日记与自传双重文类的面向,说明自传我与日记我逐渐融合,代表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生活逐渐合一;自传我成为最后的声音,并不表示吉尔曼成为"男...
关键词:吉尔曼 生命叙事 个人叙述 女性自传 女性日记 性别区隔 
早期美国华裔女童自传的主体与认同:林太乙《林家次女》与黄玉雪《华女阿五》
《现代传记研究》2015年第2期39-55,240,共18页郑尊仁 
《林家次女》与《华女阿五》是两部20世纪初期华裔女性的自传,二书的作者都在美国度过成长时期。然而,由于彼此的家庭背景不同,他们长大后也有各不相同的面貌。本文探讨家庭传统、异国文化与跨国主体性之关系,并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作...
关键词:主体 认同 华裔美国人 女性自传 
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作品研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7期88-89,共2页朱文瑶 邹惠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1BWW054);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叙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XZZ13_097)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是印第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了当代印第安人对印第安传统历史记忆的追溯,对身份的困惑和寻求,在当代杂糅的文化语境中印第安女性对文化身份的积极探索和建构。
关键词: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 追溯历史 身份困惑 重塑身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自传兴起原因初探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14年第6期155-160,共6页王余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危急存亡之际,中国女性自我书写的形式出现了一次文类转换,由早期的自传式小说的创作转变为女性自传创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自传的兴起是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比于自传式小...
关键词:中国女性自传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自我意识 传记文学 平等 
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中的创伤书写——以霍根的《守护世界的女人》为例被引量:1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5-18,共4页朱文瑶 邹惠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11BWW054);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叙事策略研究(CXZZ13_097)
在《守护世界的女人》这部自传中,霍根通过对印第安群体以及个体创伤的叙事,完成了印第安创伤历史的重塑和整合,使自己的创伤记忆得到见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伤的治愈。霍根在这部自传中的创伤叙事,不仅生动深刻地表现了印第安人...
关键词:印第安女性自传 群体创伤 个体创伤 创伤治愈 
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中传统叙事特色研究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8期117-118,共2页朱文瑶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叙事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XZZ13-0970)阶段性成果
当代印第安文学作为美国文学中的新兴力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印第安自传作品是美国印第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传统叙事的特色,表达在当今文化杂糅时代印第安人实现身份重建的诉求。
关键词:当代印第安女性自传 环形宇宙观 集体意识 
寻求身份:少数民族哭嫁歌的彰显功能及叙述结构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37-44,共8页林树明 
哭嫁歌属于"表现型"的歌谣,是下层妇女表现自身、寻求身份的一种"群体叙事",带有浓烈的自传性和表演性。其不仅是悲情的、感恩的、泄愤的,其也是喜庆的、彰显的、"热闹"的,暗含着女性自我肯定的"喜悦"。下层妇女通过哭嫁歌这一特殊的口...
关键词:哭嫁歌 女性自传 主体性 
论多丽丝·莱辛《在我的皮肤下》的自传叙事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10-12,共3页盛剑兰 
长期以来,女性自传的地位都得不到认可,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和繁荣,女性生平写作在文学中逐渐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女性自传形成了属于她们自己的传统。《在我的皮肤下》是多丽丝?莱辛自传的第一卷,文中不仅扩展了女性自传的内容,而且创...
关键词:女性自传 传统 在我的皮肤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