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造山过程

作品数:21被引量:58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侯增谦张国伟曲晓明刘少峰高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科学进展》《中国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过程:变质地质学视角被引量:11
《地质学报》2022年第9期3128-3157,共30页王佳敏 吴福元 张进江 Gautam KHANAL 杨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065,418881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编号2022065)联合资助的成果。
本文从变质地质学视角出发,介绍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研究意义、地质概况和近年来作者在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过程研究中的进展。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威尔逊旋回中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典型代表,从中揭示的大陆碰撞造山过程、规律及效应,可为探索地...
关键词:喜马拉雅 大陆碰撞造山 地壳加厚 山脉隆升 临界楔和隧道流 P-T-T轨迹 
阿尔金南缘早古生代岩浆作用及碰撞造山过程被引量:34
《地质学报》2016年第10期2527-2550,共24页康磊 校培喜 高晓峰 奚仁刚 杨再朝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研究项目(12120113044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044,41272089,4100206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JM5004)资助的成果
阿尔金南缘发育着大规模多种多样的早古生代岩浆岩,对不同阶段岩浆作用时限、源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对全面理解该地区早古生代洋-陆转换、大陆深俯冲、板片断离等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对早古生代岩浆...
关键词:阿尔金南缘 早古生代 岩浆岩 岩浆—构造演化过程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被引量:107
《地质学报》2005年第3期342-372,共31页毛景文 李晓峰 李厚民 曲晓明 张长青 薛春纪 王志良 余金杰 张作衡 丰成友 王瑞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211和G1999043216);地质调查项目(编号K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34011)资助的成果
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
关键词:矿床类型 成矿过程 造山带 中国 碰撞造山过程 地球动力学演化 金属 内生 低温成矿域 扬子克拉通 卡林型金矿 地区分布 综合研究 青藏高原 拉分盆地 成矿特点 成矿规律 伸展盆地 大陆边缘 矿床形成 造山期 剪切带 东天山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碰撞造山过程:花岗岩记录被引量:172
《地质学报》2001年第4期484-497,共14页侯增谦 曲晓明 周继荣 杨岳清 黄典豪 吕庆田 唐绍华 余今杰 王海平 赵金花 
国土资源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5-02-001);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914-03)
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是特提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本文利用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29个花岗岩体的43件同位素测年数据,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造山带花岗岩的时间坐标。初步识别出4套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即印支...
关键词:花岗岩 成因类型 时间坐标 形成背景 岛弧碰撞造山过程 三江地区 岩浆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