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失运

作品数:36被引量:1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俊显苏梅者刘志龙李锡杰宋瑞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青春期健康》《老友》《中国民间疗法》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脾虚失运论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肝癌
《辽宁中医杂志》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赵娜 隋国媛 柳越冬 贾连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4145,82474221);辽宁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21-MS-25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脾与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颇为相似,脾虚失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同时线粒体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文章从脾虚失运的角度探讨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肝...
关键词:脾虚失运 线粒体 原发性肝癌 
基于肠道菌群紊乱与炎症反应从“脾虚失运、痰瘀阻滞”论治糖尿病前期被引量: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93-196,共4页周莹 刘军彤 王安娜 李嘉鑫 杨宇峰 石岩 
辽宁省科技厅项目(2019JH6/10100009);辽宁省教育厅校际合作项目(2100221206)。
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是向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前期,延缓或防止其进展为糖尿病期至关重要。糖尿病前期归属于中医学“脾瘅”范畴,文章通过梳理古代经典医家典籍理论及现代医...
关键词:脾虚 痰瘀 糖尿病前期 病机 肠道菌群紊乱 炎症反应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探讨从脾肾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被引量:3
《辽宁中医杂志》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吴巧敏 常兴 张心爱 关宣可 刘如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293);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8110000171818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Z217-XRZ-028)。
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显著,社会负担重。脾虚失运、肾元匮乏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具有密切的联系。中医“脾”“肾”与线粒体的功能具有广泛的关联,...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脾虚失运 肾元匮乏 线粒体 能量代谢 
从痰壅胞宫探讨启宫丸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机制被引量:4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杨楠 张宁 任健 徐琬梨 李毓秋 李修阳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ZR2020MH346、ZR2021MH003)。
痰湿型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其发病机制符合“脾虚失运,痰壅胞宫”的病机理论。启宫丸是治疗体肥、子宫脂满不能孕育之良方,启宫丸的方药配伍规律和现代药理研究皆证明,应用启宫丸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切中“痰壅胞宫...
关键词:启宫丸 痰壅胞宫 脾虚失运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型 中医病机 方证相应 
基于“脾虚失运”理论运用膏方结合火针治疗黄褐斑验案被引量:1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第20期83-86,共4页屈信 张璐 范丹 向小丽 马界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科研课题(20-4-563)。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以面部出现局限性黄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以脾为重,脾虚失运为根本病机。该文介绍膏方结合火针治疗黄褐斑验案1例。
关键词:黄褐斑 肝斑 蝴蝶斑 膏方 火针 脾虚失运 
从痰瘀理论探讨卒中后头痛病因病机
《辽宁中医杂志》2023年第9期64-66,共3页袁亚晓 刘洁 秦润笋 钱百成 胡勋 金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7]124号);河南省重点中医学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资助项目(豫中医201143号);2021财政专项-2020年省级卫生健康补助资金-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金杰(第二批青苗CZ0236-25)。
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病死率高等特点[1]。患者卒中后由于脑血管损害及精神心理压力,常常出现头痛[2]、失眠[3]、抑郁[4]等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痰瘀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痰瘀致...
关键词:卒中后头痛 脾虚失运 痰浊内生 痰瘀互结 痹阻脑络 
尉中民教授从脾虚失运辨治眩晕经验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年第21期63-66,共4页李鹏英 王彤 张军领 尉中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尉中民教授临床辨治疾病,强调“百病脾为先”,治疗中以调理脾胃为切入点。如肝病要培土荣木;上下交病,求治于中;虚劳,气血阴阳虚损,重视脾胃的补益;肝郁不疏,水湿不运,宜养血调肝、健脾利湿等。此文所述尉中民教授辨治眩晕,即从“脾虚...
关键词:眩晕 尉中民 脾虚失运 
浅议从肝脾论治2型糖尿病被引量:7
《中医临床研究》2021年第29期91-93,共3页谢媛 张磊 原莉 李朝喧 
消渴病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以三消辨证最为完备,多以阴虚燥热为纲,责之肺、胃、肾三脏。现代医家正逐渐冲破三消辨证思维,以脏腑病位结合气血阴阳辨证分型论治,文章通过探讨肝脾两脏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机制,为从肝脾论治2型糖尿病提...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肝气郁结 脾虚失运 疏肝健脾 
从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体会与研究概况被引量:3
《中医临床研究》2020年第14期136-138,共3页崔翔 刘玲兰 华鹏 郭薇 薛敬东 
陕西省中医药“十个重大病种创新研究计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01601);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平台类项目(PTLC010);安康市科技局科研基金(2013AK03-05)。
介绍笔者从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体会及相关研究进展。笔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位虽在肝,但病之本源于脾,脾虚失运为其基本病机,痰湿浊瘀痹阻肝络为标,并从基础和临床研究...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脾虚失运 从脾论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胀耳闭脾虚失运证疗效观察被引量:1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5期562-563,共2页李红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胀耳闭脾虚失运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采取抽取积液、药物滴鼻、抗感染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合通气散加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
关键词:耳胀耳闭脾虚失运证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