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

作品数:1909被引量:3137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邱丙森孟如松李甘地康晓静李航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Muir-Torr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0年第4期253-256,共4页张聪聪 陈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大协同创新项目(编号:CIFMS-2017-I2M-1-107);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编号:WSN-030)。
Muir-Torr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Lynch综合征(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的一个亚型,临床特征为皮脂腺肿瘤或角化棘皮瘤至少合并一种内脏恶性肿瘤,种系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是本病的遗传学特征。本文对近年来Muir-To...
关键词:Muir-Torre综合征 LYNCH综合征 皮肤肿瘤 内脏肿瘤 DNA错配修复基因 
微囊肿附属器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年第5期327-329,共3页张莹 陈浩 姜祎群 徐秀莲 张韡 曾学思 孙建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FMS-2017-I2M-1-017);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基金(3332017168).
目的探讨微囊肿附属器癌(MA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诊治的10例MA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10例患者中男3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51,65岁。皮损均位于面部,6例位于...
关键词:皮肤肿瘤 病理学 临床 回顾性研究 微囊肿附属器癌 
人乳头瘤病毒致皮肤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年第12期749-754,共6页朱宸朴 黄丹 陈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60152)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环状双链DNA病毒,具有噬上皮特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类,分别能导致上皮细胞的良性增生与恶变,E5、E6、E7蛋白,L1/L2衣壳蛋白参与高危型HPV引起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的机制。E6蛋白可抑制PDZ蛋白、Daxx蛋白等抑癌...
关键词:皮肤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机制 
光动力疗法治疗18例皮肤肿瘤被引量:6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年第5期373-375,共3页布文博 王焱 赵亮 张倩 冯广东 陈旭 方方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基金(3332015116)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在不宜行手术治疗的皮肤肿瘤中的疗效。方法8例光线性角化病、6例鳞状细胞癌、3例Bowen病和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氨基酮戊酸配成20%溶液涂于皮损,4~6h后行635nm红光照射,能量密度为80—100J...
关键词:皮肤肿瘤 光化学疗法 治疗结果 氨基酮戊酸 外科手术 选择性 
Notch信号通路在皮肤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毛秋霞 贾苇雪 肖学敏 李诚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2872、81472905);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研究基金(33320140048)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Notch受体与相邻细胞的配体相互作用转导细胞信号,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较多文献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炎症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皮肤肿...
关键词:皮肤疾病 受体 NOTCH 信号通路 反常性痤疮 自身免疫疾病 皮肤肿瘤 
皮肤光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第6期449-451,共3页孙彩虹 顾恒 
随着皮肤光动力治疗(PDT)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光动力三要素中光敏剂、光源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研发了透皮性更好的氨基酮戊酸(ALA)凝胶和贴片制剂;光源上除了传统的激光或二极管红光,“日光PDT”因其光谱的可行性和便捷的治...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 皮肤肿瘤 PDT疗法 光动力治疗 氨基酮戊酸 欧美国家 治疗方式 物理方法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在皮肤肿瘤中的作用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第6期394-396,共3页张韡 段紫钰 曾学思 孙建方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063);201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012110611004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332013057);协和青年基金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是一种支架蛋白,其在调节离子转运、运输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还与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相互作用,可以稳定跨膜蛋白、参与构成上皮顶端微绒毛结构。它还是一种调节蛋白,能与30余种蛋白质作用并调节其功能。...
关键词:皮肤肿瘤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 研究 
维A酸类药物化学预防非黑素皮肤肿瘤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年第4期232-234,共3页张孟丽 马鹏程 
维A酸类药物因其抗肿瘤效应用于非黑素皮肤肿瘤的化学预防。异维A酸与阿维A均能有效降低非黑素皮肤肿瘤的发生。根据适应证用维A酸类药物进行化学预防时,推荐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能耐受的最小有效维持剂量,并根据疗效、临...
关键词:皮肤肿瘤 维甲酸 药物制剂 化学预防 
IL-23/Th17细胞/IL-17通路在皮肤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年第6期393-396,共4页吴琼 吴侃 姜祎群 
IL-23是-个由IL-23p19和IL-12p40组成的异二聚体细胞因子,属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其能够增加已分化的Thl7细胞的数量,保持Thl7细胞所产生的IL-17水平并维持Thl7细胞的存活,依赖IL-23的信号途径在Thl7细胞致病活性中起到重要的作...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3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皮肤肿瘤 
皮肤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第5期248-251,共4页李泓馨 林麟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063)
皮肤肿瘤干细胞与皮肤干细胞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已经认识一些皮肤肿瘤干细胞表面的标记物,例如CD34、CD44、ABC家族成员、CD133、整合素、P63、CD20、角蛋白15、17和角蛋白19,以及与其相关的Wnt/β-连环蛋白/c-myc通路和Hedgeho...
关键词:干细胞 皮肤肿瘤 信号传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