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混种

作品数:25被引量: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振宇黄冲马占鸿陈企村曹世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陕西农业科学》《玉米科学》《新农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鲜食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被引量:1
《吉林蔬菜》2023年第2期185-186,共2页吴春雨 吴春辉 吴春旭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鲜食玉米推广工作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提升鲜食玉米栽培水平可以有力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农户效益增收。通过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栽培面积得到扩大。鲜食玉米品种...
关键词:鲜食玉米 新品种试验 栽培水平 饲料玉米 种植业结构调整 低产低效 品种混种 增产增收 
品种混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1
《现代化农业》2022年第8期8-11,共4页胡新 高世杰 姜增明 
以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品种抗线7号和非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品种黑河43为试材,利用室外筐栽的方式探讨了品种混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混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增加大...
关键词:大豆 混种 大豆胞囊线虫病 根系 
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21,共21页王红丽 蒋倩 曹世勤 孙振宇 王海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402)。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小麦 品种混种 病害防治 产量 
不同辣椒品种混种根系互作对产量及根际氮转化的影响
《土壤》2021年第6期1167-1173,共7页李慧敏 王瑞 石承智 施卫明 李奕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2957);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三五”计划和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1608)资助。
以不同辣椒品种薄皮椒(Capsicum annuum)、线椒(Capsicum frutescens)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通过分析同种种植或混种(交叉及同行)模式下两种辣椒的产量、生物量、氮素积累量及根际土中氮形态和含量的变化,探究同种或混种辣椒根系互...
关键词:辣椒 根系互作 根际 氮素积累量 铵硝比 
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技术
《新农业》2021年第15期23-23,共1页金叶 
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是指在玉米清种过程中,把普通玉米品种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玉米杂交种,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进行播种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玉米田间群体结构,通过不同玉米品种间授粉而充分发挥F0代杂交优势,实现...
关键词:群体结构 玉米品种 栽培技术 杂交优势 增产效果 品种混种 玉米杂交种 大面积推广 
我国小麦品种混种产量浅析被引量:2
《种子科技》2020年第21期23-24,共2页陈企村 
为了解小麦品种混种产量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我国有机小麦生产及种业开发提供依据,利用混种产量实测值比混种组分单种产量实测值的平均数增减的百分数方法,从我国已发表文献中获取小麦混种产量效应值307个,分析其频率分布情况。总的来看,...
关键词:小麦 品种混种 产量 
不同棱型、不同株高大麦品种混种的增产效应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4期95-98,共4页赵加涛 刘猛道 杨向红 付正波 字尚永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05)。
为了探索不同棱型、不同株高大麦品种混种的增产机理及效果,以保山市大面积推广的多棱品种保大麦14号、二棱品种82-1为材料,设5个处理,连续2年进行单种和混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混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利用光能,使群体合理分布,具有充足的...
关键词:不同棱型 不同株高 大麦 混种 比例 增产效果 
关于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增加品种混种技术的建议被引量:1
《中国标准化》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陈企村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有引导和规范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品种混种是在同一地块内利用作物种内多样性的一种生产方法。本文主要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操作等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品种混种的概念和技术纳入有机产...
关键词:GB/T 19630 品种混种 产量 有机农业 多样性 相互作用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混种增产效果初探被引量:4
《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33期21-24,共4页赵加涛 刘猛道 杨向红 付正波 字尚永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大麦青稞体系保山综合试验站"(CARS-05)
为了探索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混种的增产机理及效果,以保山市大面积推广的多棱品种‘保大麦14号’、二棱品种‘82-1’为材料,设5个处理,进行单种和混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混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从而提高产量,产量比单种二棱矮秆品种增...
关键词:不同棱型 大麦 混种 比例 增产效果 
葡萄改良“Y”型架式与“品种混种,立体结果”栽培
《西北园艺(综合)》2018年第1期50-50,共1页
改良“Y”型葡萄架式通过固定调节新梢基部的开张及顶部的收拢,使葡萄篱架两侧的果穗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在保证产量、品质的基础上,增强了“Y”型架式的观赏性,该创新技术已经获得专利授权。
关键词:架式 葡萄 改良 混种 品种 栽培 立体 专利授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