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作品数:19被引量:4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贺浩华彭小松刘宜柏蔡耀辉龚慧明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三明农业科技》《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江西农业大学学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研究现状及利用前景
《作物研究》2012年第5期435-439,共5页李永辉 朱珊 聂元元 颜满莲 毛凌华 蔡耀辉 颜龙安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NA03600);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04)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在水稻上属世界首例。从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发现、生物学特征特性、遗传分析、相关基因定位、光温特性、败育机理、育种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基因定位 败育机理 育种利用 
利用SSR荧光标记定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恢复基因被引量:2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841-845,共5页薛康 彭小松 贺浩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60041)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恢复机制为显性上位作用。显性上位基因起调控作用并不单独控制某一性状,只是与显性不育基因同时存在时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恢复可育。实验用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含萍乡显性核不育基因M s-p)与紫圭(常规...
关键词:显性核不育 微卫星荧光标记 基因定位 
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三明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2-4,共3页黄显波 唐江霞 邓则勤 
关键词:显性核不育基因 杂交水稻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雄性不育材料 隐性核不育 显性核不育材料 四川农业大学 遗传理论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研究进展
《种子》2006年第9期42-45,共4页龚慧明 贺浩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460043)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是水稻中首次发现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突变体。本文从该材料的遗传规律、基因定位、育性转换规律、细胞学特征、败育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雄性不育 育种 
作物显性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进展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7期4209-4212,共4页龚慧明 贺浩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460043)
从显性核不育的恢复性机制、不育基因定位、细胞学特征、败育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显性核不育在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中的利用等方面对作物显性核不育的研究和利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显性核不育 遗传机制 败育机理 基因定位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温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76-78,共3页龚慧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460043)
利用人工控温条件和自然光温条件,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各温度因子中,光期温度在育性转换中的作用最大,其次为日均温,在一定的范围内,花粉可育率随光期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自然条件下,该水稻具有两个明...
关键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育性转换 温度 
植物保护学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6年第10期21-25,共5页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株与可育株同工酶比较分析;几种重要药剂对烟粉虱的毒力测定;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利用;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纹枯病抗性的杂种优势分析;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维尔抗条锈性遗传分析;木霉对玉米纹枯病的生物防治.
关键词:植物保护学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抗性 转基因水稻 小麦条锈菌 玉米纹枯病 毒力测定 拮抗细菌 优势分析 
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被引量:4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60-61,79,共3页龚慧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460043)
首次利用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研究了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在可育季节里,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花粉可育率随光长的延长有提高的趋势;在不育季节里,10 h、1...
关键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育性转换 光照长度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株与可育株同工酶比较分析被引量:9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641-647,共7页傅军如 徐安庆 贺浩华 蔡耀辉 朱昌兰 彭小松 刘宜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60041);江西省新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江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对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纯合不育株、杂合不育株和隐性可育株幼穗发育期的叶片、幼穗和花药中3种同工酶表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不育株(纯合与杂合)与可育株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OD)的同工酶酶谱...
关键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同工酶表达 花粉败育机理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不育基因的定位被引量:1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第6期727-728,共2页贺浩华 刘小强 朱昌兰 彭小松 万建民 王象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9860041);江西省新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资助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水稻,在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水稻雄性不育基因定位方面,过去主要借助于标记基因法等形态标记分析确定不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
关键词: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雄性不育基因 形态标记 遗传连锁图 微卫星标记 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新发 早发现 染色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