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增产

作品数:55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曹涤环王泽君鲁运江陈健萍杨冬发更多>>
相关机构:沅江市农业局丹棱县种子公司丹棱县农业局嘉鱼县农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技推广》《思想政治课教学》《上海农业科技》《农民致富之友》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好基肥促进葡萄平衡增产
《复印报刊资料(种植与养殖)》2022年第9期39-39,共1页余宏章 
葡萄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对增产效果明显,施用不当会使同品种同年的葡萄在产量、质量上产生较大差异。原因一是偏施了氮素肥料,二是施肥方法不当,三是整枝时留果过多,四是病害的影响。有经验的农户会明白,在诸多原因中,施肥与葡萄产量、...
关键词:葡萄产量 增产效果 花芽分化 光合产物 叶缘 氮素肥料 施肥方法 旱害 
苏州地区镇麦12号小麦平衡增产的障碍因素及应对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5期48-49,共2页戴伟峰 赵燕萍 
江苏省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NG201902)。
为了更好地挖掘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新品种镇麦12号的增产潜力,对苏州地区当前大面积小麦生产上较突出的茬口矛盾、耕整地质量不高、播种量不合理、病虫草害风险、气象风险等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安排茬...
关键词:小麦 镇麦12号 平衡增产 障碍因素 应对措施 江苏苏州 
紫山药‖生姜平衡增产模式分析及集成配套技术被引量:1
《江西农业学报》2019年第3期46-50,56,共6页陈晓蓉 晏文武 龚秋林 易新奇 陈健萍 王富强 杨冬发 
江西省现代农业科研协同创新专项(JXXTCX2015003-012);江西省宜春市科技"5511"工程项目重点研发计划
从紫山药生姜间作的平衡生产系统角度出发,研究了紫山药‖生姜种植模式的平衡生产力、物质生产效率及经济收益,并集成了相应的配套技术。结果表明:紫山药‖生姜模式H_4处理在平衡生产力上优势显著,与传统生姜单作、紫山药单作比较,其生...
关键词:紫山药 生姜 间作 平衡增产 
柑桔低产园低产树的改造
《新农村》2018年第10期25-26,共2页李翠英 
柑桔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生长不良的树体而影响产量的提高。比如经常见到的小老树、衰弱树、旺长树、烂脚树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结果和产量。抓住秋冬季节改造这些树体,是桔园连年平衡增产的重要一环。现介绍几种低产桔树的改造...
关键词:改造方法 低产树 柑桔 低产园 生长过程 生长不良 秋冬季节 平衡增产 
长江上中游地区龙眼迟熟品种平衡增产技术
《农家科技(理论版)》2017年第11期13-13,共1页秦大宗 秦光月 李杰 郑小红 孙云昌 
长江上中游地区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高纬度线,龙眼迟熟品种采后抽梢晚而少,有隔年结果的现象,产量极不稳定,采取轮换蓄留结果枝、选择恰当的采果部位、提前施用还阳肥、化学药剂收老防冻可促进平衡增产。
关键词:长江上中游 龙眼 迟熟品种 平衡增产 技术 
金湖县机插稻平衡增产群体特征及关键技术研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年第10期79-80,74,共3页刘仁梅 李均乾 倪仁忠 陆兆红 
"金湖县水稻高产增效整体创建"项目资助
以金湖县2011—2015年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为研究对象。综合田块地力水平、水稻群体起点、肥水管理等因素选定多个高产田调查点,对最终实产达700kg/667m2及以上调查点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并比较不同年份机插稻产量构成及群体指标。结...
关键词:机插稻 产量 群体特征 关键技术 
云南省2015年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方案
《云南农业》2015年第6期13-15,共3页
为深入推进高产创建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的实施,持续发挥其在促进粮油稳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科技到位率,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特制定本方案。 1目标任务 1.1总体要求 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粮食生产大...
关键词:高科技 云南省 粮食生产 高产高效技术 良种良法配套 农机农艺结合 综合生产能力 平衡增产 
泌阳县小麦玉米轮作平衡增产技术中品种搭配与施肥方法
《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7期113-113,共1页孙潇 
小麦玉米轮作平衡增产技术是在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区,将不同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优化组合,相互补充,以合理利用热、光、水、肥资源,实现二者平衡增产的生产技术。它合理利用了小麦/玉米轮作区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一段空闲时间的光热...
关键词:玉米轮作 增产技术 品种搭配 热水资源 提前播种 高产栽培 空闲时间 玉米收获 技术优化 弱春性 
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措施
《云南农业》2014年第12期64-64,共1页徐丕兰 
景谷县杂交水稻制种历史悠久,多年来在广大制种人员的努力下,制种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形成了一套制种技术体系。制种面积从上世纪70年代的几亩发展到目前的几千亩,亩产从过去的几千克提高到现在的300 kg。然而大面积制种产量不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 制种面积 平衡增产 制种技术 制种产量 品种组合 景谷县 不平衡 
灌云县推广水稻抛秧、实现水稻平衡增产成效与做法
《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第11期19-20,共2页卞保雷 伏广成 侍伟红 冯素飞 王东 马克岭 
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项目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技术",是一项由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副组长、扬州农业大学张洪程教授提出的一项新型的轻简稻作技术,这项技术将传统的抛秧与先进的塑盘旱育秧、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相结合,它同样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
关键词:水稻 抛秧 成效 做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