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

作品数:2559被引量:65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铁夫宋德发陈建耿海英吴晓都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绥化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俄语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看民间文学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
《中国俄语教学》2021年第2期41-49,共9页梁喆 В.Л.柯廖斯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专项“俄罗斯民间童话在俄语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引入及其作用--以普希金童话为例”(17CWZJ17)的阶段性成果。
1820年问世的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标志着普希金诗歌创作和俄罗斯文学在整体上的重要转型。普希金转向俄罗斯民间文学、理解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实际上打破了自10世纪在罗斯出现文字起就存在的民间文学与高雅文学之藩篱。长诗中...
关键词:长诗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民间文学 民族精神 普希金 
《上尉的女儿》与普希金的和谐理念被引量:2
《中国俄语教学》2019年第4期55-61,共7页程殿梅 
《上尉的女儿》作为普希金散文创作的顶峰和最后一部小说,集中反映了普希金基于启蒙主义的人道精神。小说中构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平衡和谐关系,还指出了建构和谐的途径:反对暴力冲突,崇尚性善的人性观、和谐统...
关键词:普希金 《上尉的女儿》 和谐理念 
普希金雕像在首都师范大学落成
《中国俄语教学》2019年第4期96-96,共1页王昊颖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中俄两国建交70周年、普希金诞辰220周年、首都师范大学建校65周年,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于2019年10月8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楼前的小花园内隆重举行普希金雕像落成揭幕仪式。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 普希金 外国语学院 中俄两国 雕像 
捍卫普希金——从审美派及保守派的视角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2019年第3期44-50,60,共8页朱建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15ZDB092)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尼·尼·斯特拉霍夫文学批评研究”(编号14BWW030)阶段性成果;江苏省2016年“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19世纪40-50年代,俄国文学批评界围绕着"果戈理还是普希金"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最终以别林斯基等人为首的革命民主派获得胜利而告终。但学术界对于争论的失败一方历来却关注甚少,这不仅不公平,也有碍于我们对19世纪普希金接...
关键词:普希金 果戈理 文学论争 
曼德尔施塔姆诗歌中的奥维德形象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2019年第3期51-60,共10页裴丹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拜占庭文学的文献翻译与文学史书写(18ZDA287)”的阶段性成果
曼德尔施塔姆承袭俄罗斯的诗歌传统,对黑海之滨的奥维德"哀歌"创作及其"流放者"的原型身份一直极为关注。他在诗歌中不断向奥维德致敬,完成了对奥维德流放形象的"后普希金式"书写,并对"哀歌"叠唱中的奥维德之夜进行了现代重塑;而经由"...
关键词:奥维德 曼德尔施塔姆 普希金 《哀歌》 
东方主义的东方界限——文化史背景下的迪利亚拉—比克奇与香妃传说比较分析
《中国俄语教学》2018年第4期46-53,共8页张晖 
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自1978年问世以来,已经成为分析欧洲及北美近现代思想与艺术史中对"东方"之想象的基本框架之一。虽然在具体的论述中,东方主义所涉及的对象身份及范式内容可以有诸多变化,其基本结构乃是建立在"西方—主体"...
关键词:萨义德 普希金 迪利亚拉-比克奇 香妃 东方主义 
文学史研究的先锋之作——评蒂尼亚诺夫的《仿古者与普希金》
《中国俄语教学》2018年第3期41-50,共10页孙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斯拉夫文论经典汉译与大家名说研究"(17ZDA282)的阶段性成果
《仿古者与普希金》是俄罗斯形式论学派主将蒂尼亚诺夫的一篇重要文学史专论。这篇专论在俄罗斯文学史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方面,作者提出许多对抗传统文学史论的新观点,勾勒出一幅19世纪10—30年代俄罗斯诗坛的别样风景;另一方...
关键词:蒂尼亚诺夫 《仿古者与普希金》 文学史研究 理论探索 方法论实践 
2018年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单位计划开展的主要活动
《中国俄语教学》2018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俄语教学 研讨会 大学俄语 俄罗斯 外国语学院 普希金 
《黑桃皇后》象征意蕴研究
《中国俄语教学》2015年第4期56-60,共5页姜磊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ZD126);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项目编号:2012ZD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普希金的后期作品《黑桃皇后》中人物、纸牌和牌局具有浓厚的象征意蕴。作品彰显了普希金对游戏、偶然性、规律等永恒哲理的探索,体现了作家对赌牌与俄罗斯民族性格之间的渊源的哲思。
关键词:黑桃皇后 象征意蕴 普希金 
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与恰达耶夫个性
《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第2期57-60,共4页刘超 
在俄罗斯文化史上,恰达耶夫思想是俄罗斯自我意识迈向现实的第一步。在19世纪20—30年代,恰达耶夫个性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多次成为艺术反映的对象,恰达耶夫唤醒了普希金身上更深刻的思想性。
关键词:普希金的文学创作 恰达耶夫个性 精神符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