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

作品数:125被引量:11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葛晓音张培阳康忠强戴建业彭靖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欧阳修七古叙事诗的“情韵”生成——风物、时空与结构呈现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5期94-107,共14页董双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晚唐诗学融通与宋调生成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21ZW014。
欧阳修的部分七古叙事诗,方东树《昭昧詹言》冠以“情韵”之评,在之前的欧诗接受史中并未出现类似表述。分析方氏所举范例,欧诗“情韵”的生成路径可分三类:第一,依托沉浸式的风物描写,塑造叙事幻境,以双向对峙结构来暗示情感重心,读者...
关键词:欧阳修 风物 时空 叙事 情韵 
古诗声调说与张鸣珂七古声律特色
《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3期26-36,共11页胡家晋 
古诗声调说为清代诗学中的显学,由王渔洋与赵秋谷两位诗坛领袖相继提出,对于古体诗写作在清代诗坛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说自清中叶有所衰落,至清末已式微。但通过统计清代中后期诗人张鸣珂的七古声调,发现这套理论在清末诗坛的影...
关键词:张鸣珂 古诗声调 七古 王渔洋 晚清诗学 
六三园情结
《西泠艺丛》2024年第8期2-6,共5页朱关田 
民国三年甲寅九月初七,即公元1914年10月25日,上海江湾六三园翦淞楼举行缶翁(即吴昌硕)个人书画展,翦淞楼主人特别殷勤,张罗筹措在前,设宴待客在后,缶翁感激有加,有《六三园宴集,是日翦淞楼尽张予书画,游客甚盛》七古志之:蜾扁之法打草...
关键词:武梁祠 吴昌硕 九月初 酒徒 七古 游泰山 
隐形的“声调谱”:王士禛七古声韵探微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2-91,共10页黄金灿 
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中国经学诗学史”(项目编号:GXXT-2021-045)阶段性成果。
王渔洋作为清代古诗声调学的核心人物,却既无“声调论”专书,又未精心编制“声调谱”。考察渔洋在古体诗创作实践中对声调的组织安排,发掘其古体诗文本特别是七古文本背后隐藏的“声调谱”,有助于确证其在古诗声调学中的地位。三平调是...
关键词:王士禛 古诗声调论 声调谱 七古 三平调 
先梁七古的体式与风格刍议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3-62,84,共11页李燊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2206100025);202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南朝皇权重振与士族文学演变研究”(202310201301004)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南朝皇权重振与陈郡谢氏家族文学演变研究”(202310201224002)阶段性成果。
先梁七古是广义上的七古,涵盖所有的七言形态。歌行早期并未独立成体,实则混于七言之中,到中古时期才形成歌、行的概念,这实际上是两种文体,与其他七言文体并行,且逐步成为七言的主要载体。早期的兮字句型逐步变化为七言句型主导,由杂...
关键词:先梁 七古 体式 概念 
唐前七言诗体的演进--兼论七古艺术形式的革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112-120,共9页韩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制度史视野下的唐代诗歌教育研究”(21CZW019)。
在诵读节奏与审美追求的双重主导下,七言句式由四三结构统摄了其他的节奏类型,促进了早期七言体整饬的齐言形制和句句押韵格式的应用。但其“单”“瘦”的审美特征也限制了其表现维度和抒情能力。魏晋诗人通过重新引入乐府杂言句式,以...
关键词:唐前 七言体 句式节奏 诗歌观念 艺术革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七古·残句》
《时代青年(视点)》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关键词:人生理想 三千里 民族复兴 自信 毛泽东 奋斗 
犹带齐梁:论初唐对梁代七古的转换
《华中学术》2023年第4期70-78,共9页李燊 
初唐是七古的重要转型时期。上承梁代,下开盛唐。在吸收前代七古体式、主题的基础上,初唐七古以新模式对七古进行了变革。佛经七言偈颂体为七古发展提供了路径,使得齐言七言长篇初步成形。初唐诗人更是在此之上,采用赋法进行创作,使七...
关键词:初唐 七古 赋化 梁代 
君行吾为发浩歌——《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解析
《中国青年》2023年第24期34-37,共4页汪建新 
新民学会是五四运动时期湖南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也是当时全国影响最大的革命团体。据《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记载:1918年4月,,“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北门外平浪宫聚餐,为罗章龙去日本留学饯行。毛泽东用‘二十八画生...
关键词:五四运动时期 反帝反封建 罗章龙 君行 
何绍基行书《柳宗元七古》轴赏析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162-162,共1页沈鵬雲 
何紹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清代詩人,學者,書法家。字子貞,號東洲,别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出身于書香門第,其父何凌漢曾任户部尚書,是知名的藏書家。何紹基是晚清碑派書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能在晚清書壇享有...
关键词:書法 何绍基 行书 柳宗元 碑派 疏密 雄强 晚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