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

作品数:442被引量:2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寅刘宝强辛明玉门庭王小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渔洋对前人理论的接受与其知识素养构成
《长江学术》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洪树华 
山东大学(威海)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Z2023031)。
王渔洋是清代前期重要的诗论家和诗人。他的诗论体现在他的诗话著作《渔洋诗话》,也散见于他的笔记及杂著之中。长期以来,关于王渔洋诗论的研究,学术界主要关注“神韵说”,大多分析“神韵说”的特点及其美学蕴涵,而王渔洋对前人诗文理...
关键词:王士祯 《渔洋诗话》 《带经堂诗话》 诗论 
王渔洋的带经堂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方鸣 
1985年11月14日,下午。我先转了京城琉璃厂的海王邨书店,之后,又去了宣武门内大街的中国书店,还买了上下两册《带经堂诗话》。记得那一日,暮色添寒,门外梧桐落叶秋,西风吹客上高楼。我买过许多古代诗话,最喜欢看古人如何评骘诗传。不过...
关键词:带经堂诗话 王渔洋 诗传 中国书店 雅斯贝尔斯 生命哲学 狄尔泰 古代诗话 
新见王渔洋家族史料《念祖约言》述考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2-58,共7页马振颖 魏恒远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青稞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创新项目“日藏明代孤本《经理牂牁奏议》整理与研究”(2024lzujbkyqk010)。
《念祖约言》是明清山东新城王氏王渔洋家族鼎盛时期最为具体而原始的家训类著作,对于研究新城王氏的兴盛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林家骊教授论文对《大槐王氏日省格言录》进行细致解读,但称“《念祖约言》失传”,我们认为这种说法...
关键词:《念祖约言》 新城王氏 王渔洋家族 家训 王之垣 
古诗声调说与张鸣珂七古声律特色
《中国韵文学刊》2024年第3期26-36,共11页胡家晋 
古诗声调说为清代诗学中的显学,由王渔洋与赵秋谷两位诗坛领袖相继提出,对于古体诗写作在清代诗坛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说自清中叶有所衰落,至清末已式微。但通过统计清代中后期诗人张鸣珂的七古声调,发现这套理论在清末诗坛的影...
关键词:张鸣珂 古诗声调 七古 王渔洋 晚清诗学 
王士禛蜀道行纪文献及其文史价值
《巴蜀史志》2023年第6期48-53,共6页王小红 潘逸君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济南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历任扬州府推官、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和刑部尚书等职,颇有政声。自幼工诗,诗...
关键词:王士禛 王渔洋 贻上 阮亭 山东省桓台县 詹事府 府推官 翰林院 
明代“格调说”与清初“神韵说”诗学渊源发覆——以王世贞、王渔洋诗论为中心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203-214,共12页张建国 许建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59)。
在以格调、性灵、神韵为主流脉络的明清诗论史书写中,王世贞、王渔洋诗论被分别视为明代“格调说”、清代“神韵说”的代表。然而学界对王世贞“格调说”中的体格声调论关注较多,对其“格调说”中富含的“神韵见解”却鲜有论及。在探究...
关键词:王世贞 王渔洋 格调说 神韵说 
风物之美与画图想象——王渔洋诗中的江南书写
《东吴学术》2023年第5期80-87,共8页张煜 
康熙朝神韵派代表人物王士禛,其出处交游、诗歌书写与精神祈向,与江南甚有关联。作为一名山东人士,他早年任扬州推官期间,遍游江南名胜,与江南文士诗酒唱酬,对于神韵诗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任京官后,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其...
关键词:王士禛 江南书写 风物之美 画图想象 
粤剧《生死奇缘》:奇缘疑幻转疑真
《南国红豆》2023年第5期54-59,共6页彭焰 
清代大诗人王渔洋有一首七绝:“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此诗题的是与王渔洋同时代的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夏夜乡村,豆棚瓜架之下,听雨纳凉的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闲闲...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王渔洋 戏曲舞台 听雨 《聊斋志异》 花妖狐魅 诗题 蒲松龄 
王渔洋《诗问》的版本与流传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23年第1期266-275,共10页张宇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中后期渔洋诗学的接受研究”(项目号18CZW028)阶段性成果;。
清代康熙年间,郎廷槐、刘大勤二人先后请教王渔洋、张历友、张萧亭诗学问题。郎廷槐分别将三人答语19则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编为三卷,乾隆时以一问三答的形式融合成一卷,是为《诗问》,亦题作《师友诗传录》《梅溪诗问》《渔洋定论》等。后...
关键词:王渔洋 诗问 版本 渔洋诗学 
王渔洋《才调集选》删选诗考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刘宝强 
凯里学院高层次人才专项课题(BS201806)。
王渔洋喜欢删纂唐诗选本。在其删纂的十部唐诗选本(合为《十种唐诗选》)中,《才调集选》较为特殊。王渔洋《才调集选》是对后蜀人韦谷的唐诗选本《才调集》进行的删纂。考察王渔洋《才调集选》对韦谷《才调集》的删纂情况,可以更好地了...
关键词:王渔洋 《才调集选》 删选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