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尚书》都城《尚书》学成都平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杜甫研究学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华文化论坛》《图书与情报》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士禛蜀道行纪文献及其文史价值
《巴蜀史志》2023年第6期48-53,共6页王小红 潘逸君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济南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历任扬州府推官、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和刑部尚书等职,颇有政声。自幼工诗,诗...
关键词:王士禛 王渔洋 贻上 阮亭 山东省桓台县 詹事府 府推官 翰林院 
天下蜀道 蜀道的文化价值
《四川画报》2023年第12期12-19,共8页王小红 
蜀道,指的是进出四川的道路。它在历史时期是全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其本身也是道路网络,而不是一条或几条道路。现代学者多将蜀道分为广、狭二义:广义的蜀道是指与四川毗邻的各地通往四川的主要道路,也包括蜀地范围内的道路,时间从古代...
关键词:蜀道 道路网络 交通系统 成都平原 现代学者 四川成都 陕西西安 大巴山 
历史名人公众关注度差异性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启发——以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为例被引量:3
《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2期135-145,160,共12页张辉辉 王小红 
2018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普及项目)“小故事,大智慧:四川十大历史名人逸闻趣事谈”(项目编号:SC18KP023);2019年度杜甫研究中心(一般项目)“杜甫文化产业现状及创新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DFY2019Y15);成都市2018年度哲学科学社会规划项目课题“基于成都历史名人资源的城市魅力营造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Z44)阶段性成果。
历史名人的公众关注度差异性,是确立区域文化产业差异化定位和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动力。而这种公众关注度差异,可基于多项大数据结果建立一套以公众综合关注指数为核心的历史名人公众关注度综合评价体系。据此评价体系,首批四川十...
关键词:历史名人 关注度 公众综合关注指数 文化产业 大数据 
《尚书》学文献史略
《儒藏论坛》2019年第2期14-23,共10页王小红 
《尚书》乃儒家经典之一,自汉以来被奉为"治道之本"。历代君臣以《书》安邦,士民以《书》持身,学者更以《书》著书立说,用《书》、释《书》、传《书》不绝于史。其经义久远纷纭,今古纠葛纷繁,真伪聚讼无休,造成历代《尚书》学及其文献...
关键词:《尚书》 《尚书》学 文献 
从历史地理看蜀学的包容性
《儒藏论坛》2019年第1期102-115,共14页王小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宣[2012] 110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项目“巴蜀《尚书》学研究”(SC12E002)
蜀学作为一种学术文化流派,包容性是其主要特点。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这种包容性体现在从内到外的三大层次包容体系:其一,四川盆地内部多种区域文化的交流包容;其二,巴、蜀两地域文化的互补相容;其三,蜀学与盆地之外各种学术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历史地理 蜀学 包容性 
《逸周书》源流及研究史述略
《儒藏论坛》2017年第1期61-75,共15页王小红 
先秦典籍《逸周书》,又名《周书》,隋唐以后亦称《汲冢周书》。该书在历史上的流传和研究情况复杂。晋代孔晁为《逸周书》作注,开启了《逸周书》研究的先河。孔晁之后、南宋以前,征引《逸周书》的较多,但注释者少,且自晋代孔晁到明代章...
关键词:《逸周书》 《周书》 《汲冢周书》 研究史 
论章太炎的《尚书》研究被引量:3
《儒藏论坛》2014年第1期44-67,共24页王小红 
章太炎的学问根柢及治学兴趣在经学,而《尚书》研究是其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多部论著传世。他治《尚书》,不但旁征博引详、细考证其文字,阐发微言大义,而且多关注《尚书》及《尚书》学史上的热门问题,多有新颖之见。章太炎《尚书》研...
关键词:章太炎 《尚书》 文字训诂 名物考证 
2011年《尚书》研究综述
《儒藏论坛》2013年第1期75-123,共49页王小红 
2011年的《尚书》研究,思想文化、历史人物形象等的解读依然是研究热点,从史学、地理学角度研究《尚书》的论著也很丰富。与2010年相比,2011年《尚书》研究最大的亮点在于:随着清华简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学界对清华简展开了热烈讨论,关...
关键词:《尚书》研究 综述 
杜诗与成都的历史地理研究
《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3期25-30,41,共7页王小红 
杜甫在成都所作的诗歌给我们展现了唐代成都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研究成都的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他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唐代成都不但经济发达,而且还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关键词:杜诗 成都 历史 地理 
宋代《尚书》学文献及其特点被引量:1
《图书与情报》2007年第6期112-116,128,共6页王小红 
宋代《尚书》学文献繁富,约有500种,颇具特色:⑴经学变古之风兴盛,疑辨之作兴起并盛行;⑵以义理解《尚书》,义理之作占宋代《尚书》学文献绝大多数;⑶为帝王讲《书》之作较多;⑷汇集众说的集结之作大量出现;⑸以图谱解《书》流行;⑹《...
关键词:宋代 《尚书》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